第389章(第5頁)

  在沒有網絡數據庫時代,這種錯誤,在圖書行業經常會有。像布萊克威爾這種藏書四五十萬冊的大型書店,想要徹底檢閱一次書目,工作量非常大。

  因此,英式的散漫疏忽,給了盧燦淘寶的機會。

  随着這位白衣中年男人,走進管理辦公室,盧燦的座位剛好能看到對面的牛津大學學位廳廣場,那裡是牛津大學頒發學位的地方。

  這位男人從辦公桌翻出一張名片,遞給盧燦,“馬丁·雅克,這家書店的經理。”

  盧燦伸手與他握握,“維文,來自香江,這是我的妻子欣。”

  “哦!你的妻子,具備東方女性的溫婉與柔美!”馬丁很會說話,贊美一句。

  “謝謝!我也這麼認為!”盧燦笑着伸手拉住孫瑞欣的手腕,小丫頭臉色泛紅。

  那位馬丁經理找了兩隻水杯,就着飲水機倒了兩杯水,“兩位來自香江?剛好,那地方我去過兩次,新亞書店的皮特蘇,是我的好朋友。”

  “新亞書店也是布萊克威爾的客戶?”盧燦反問道。

  皮特蘇中文名蘇金鵬,盧燦不僅認識,而且關系不錯,這人在香江文博界頗有名氣。

  1968年,蘇先生和他的一位畢業于新亞書院的朋友,共同創建新亞書店,當時蘇先生年僅二十二歲。現在的新亞書店,在書店街(旺角的西洋菜街)算是很有名氣的大書店。

  八十年代,香江最出名的五大書店,分别是曙光書店、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神州書店和新亞書店。(至于三聯什麼的,那要到1986年脫離新華體系以後)

  馬丁笑道,“可不僅僅是皮特蘇,我還認識歐陽……算了,中文名字實在難記,他的英文名叫查理。”

  盧燦已經确信,這位馬丁·雅克确實對香江很熟。他說的查理,中文名叫歐陽文利,神州書店的老闆。這位同樣很傳奇,1958年進入舊書店做學徒,1966年8月神州書店開業自己做老闆,時年二十一歲。

  站起身來,盧燦向對方伸手,“馬丁先生,重新認識一下,我叫維文,中文名叫盧燦,香江虎園博物館的負責人。認識你很高興!”

  如此鄭重介紹,實在是……盧燦感覺對方應該不僅僅是這家書店經理這麼簡單。如果隻是一家書店經理,他根本沒機會接觸到香江的許多書店業大亨。

  無論是蘇金鵬還是歐陽文利,他們已經脫離書店老闆這一角色,本身就是古玩大亨——這兩家書店都在經營古董生意,也因此與虎博有着多次交集——虎博從他們那裡購買的古籍、古董,數量不菲。

  “哦——上帝!沒想到您竟然如此年輕!”馬丁一拍額頭,驚歎一聲,站起來,握手時抖了抖。

  “我去年去過一次虎園博物館,不得不說,您的那些藏品,非常漂亮,充滿了曆史的韻味和滄桑的時光感,讓我懷念至今!”

  似乎為了證明自己的話語,他拉開辦公桌抽屜,從中翻出一隻錦盒,打開後遞給盧燦兩人觀看,裡面是一枚金币,霍克森金币的複制品,虎園博物館做出的幾樣紀念品之一。

  這中年人真的很會溝通,這件來自虎博的紀念品,快速赢取盧燦和孫瑞欣對他的好感。

  “馬丁先生去香江公幹?怎麼又成為這家書店的經理?”盧燦聳聳肩。

  馬丁一愣,“哈哈,看來我也需要重新介紹一下……馬丁·雅克,我确實是這家書店的負責人,可我也是布萊克威爾出版集團的董事,我會時不時走訪世界各地,了解書店行情。”他同樣聳聳肩笑道,“雖然我不是管理層,但這是我的興趣。”

  這句話信息量相當不小,馬丁不是管理層卻是董事,那麼雅克家族極有可能是布萊克威爾出版集團的股東。他所謂的興趣而走訪市場,盧燦半信半疑——就不能是為掌控出版集團所做的鋪墊?如同他擔任書店經理一樣,也可以看作為未來管理出版集團積累經驗?

  否則難以解釋,一隻大鳄為什麼要藏身書店中?而且,馬丁一看就是那種非常擅長經營的人物,他沒有自己的想法?

  兩人就香江書店行業聊得很嗨,至于盧燦購買的那些老舊書籍,兩人都沒提。

  “馬丁先生,我想為博物館增添一家藏書館,您能給點建議嗎?”盧燦很坦然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展覽型的藏品,隻有慢慢收集,但查閱類的藏品,卻可以做到快速積累。

  “這麼說,今天……維文先生是為虎博收集藏品?”

  盧燦點點頭,認可他的猜測。

  馬丁坐在那裡揉着手指,沉思片刻,“維文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隻是……這件事我無法給你答複。”

  是的,盧燦看上布萊克威爾出版集團的庫房!那裡有着他們陳年積壓的數量衆多老舊書籍,還有不少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