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第3頁)

  這事扯得有點遠。

  去年八月,法國《費加羅報》聯合西德的《世界報》、意大利的《晚郵報》、西班牙的《世界報》《國家報》等八家歐洲大型傳媒,組織了一次評選活動。

  沒有邀請英國媒體!

  評選什麼呢?評選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十位畫家!

  這幫媒體閑的蛋疼,還有二十年就敢評選“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畫家”,實在是……可是,偏偏還真的評選出結果!

  評選結果,将英國藝術界的臉都扇腫。

  雷諾阿,法國畫家;梵高,荷蘭畫家;西斯萊,法國畫家;莫迪裡阿尼,意大利畫家;莫奈,法國畫家;畢加索,西班牙畫家法國黨員;列維坦,俄國畫家;馬蒂斯,法國畫家;塞尚,法國畫家;高更,法國畫家。

  請注意結果:這次評選法國美術界大獲全勝,占據六名,英國畫家沒有一名入選;其次,這次評選出來的全部是油畫大師,根本就沒有一名是英國畫院一直引以為豪的水彩畫家——英國人認為水彩畫的盛行是他們的功勞。

  這一結果亮相之後,有三個明顯也是藝術大國的,肯定是心底不舒服,那就是西德、英國還有美國。西德現在夾着尾巴做人,媒體酸溜溜幾句而已;北美立國時間尚短,先天不足,也就幹嚎幾句;唯有英國藝術界,媒體,對此結果自然冷嘲熱諷,很不服氣。

  可是,這次評選是歐洲各國媒體進行廣泛投票選舉的,再結合歐洲畫作拍賣價格這一标準,得出的結果。英國藝術界不服氣,又能怎樣?誰讓你家畫家作品拍賣賣不出價呢?

  蘇利文是英國人,又在美國斯坦福教書,對這一評選結果自然也有異議。他雖然玩的是東方藝術,不是英國或者美國主流藝術圈中人,可畢竟很有影響力。

  因此,他在年初的一次《華盛頓郵報》采訪他的新書《永恒的象征》時,記者也就順帶着問了一句,對這次評選結果怎麼看。

  問出大新聞,蘇利文直接抛出一個全新的觀點“當代藝術在美國!”

  你說他是讨好美國也罷,鄙視法國藝術界也罷,或者說間接為英國藝術界翻盤也罷——英國一直認為北美藝術是英國藝術的分支或延伸,他的說法,受到美國主流媒體的贊賞。

  這一評論,讓他直接卷入這場英法美的藝術之争的漩渦中。

  盧燦提出的英國水彩畫開山二祖、中興五祖的概念,不僅适用于英國,同樣也适用于全世界水彩畫——英國确實為全球水彩畫的發展做出很大貢獻。

  蘇利文想要發揮這一概念,無非是為英國畫壇張目,同時他自己還能賺取聲望。自己作為一名亞洲年輕人,卷入其中幹什麼?

  所以,盧燦直接搖頭拒絕,讓這老頭子自己去折騰。

  龍彼得似乎也想明白蘇利文的目的,兩人抵頭,輕聲嘀咕半天,應該是幫蘇利文想辦法,如何造輿論。

  盧燦懶得理睬這些,依舊陪着孫瑞欣,繼續品嘗西班牙大餐。

  許久,蘇利文擡頭,有些尴尬的笑笑,“維文,如果你不願出名,那這件事……”

  他再度抱拳拱手,對盧燦搖搖,“這件事算我欠你一個人情,以後有事能幫上忙的,盡管說,我一定幫忙!”

  這本是一句客氣話,孰料盧燦還真的接話了。

  “蘇利文教授,您這麼一說,我還真的有事想要請您幫忙一二。”

  嗯?這人也太不上道了吧?竟然真的順杆子爬?兩人都詫異的看着盧燦。這下連阿欣都低頭,一副這人我不認識的模樣。

  “哈哈!”蘇利文幹笑兩聲,“你說……”

  “聽說您老手中有不少黃賓虹大師的作品,不知能不能轉讓兩幅給學生?”

  是的,今天下午回賓館,盧燦又從記憶中扒拉一點出來——這位蘇利文的藏品中,不僅有黃賓虹的作品,其他諸如張大千、林風眠的作品也有不少。

  他的四百五十件藏品,最後可是全部捐獻給牛津大學了。

  有機會,自然要上!趁這機會撈一點,不虧!

第6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