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圖書館,分為兩類,其一是研究型圖書綜合館,另一類是單元館。
研究型圖書綜合館中最出名的,當數包德連圖書館。它的老館主要收藏英國文學、現代史、古代史、古典語言文學等專業文獻,而新館主要收藏哲學、政治、經濟、地理、地圖、音樂、東方研究、斯拉夫研究等專業文獻。其藏書數量,在牛津大學系列圖書館中堪稱第一。
其它同樣有影響力的研究綜合館包括:拉德克利夫圖書館、法律圖書館、印度研究所圖書館和羅茲豪斯圖書館等等。
相比綜合館,單元館一般規模不大,但分類更細緻,一共有92個單元館(此為1984年的數據;截至2016年單元館數量為104個)。
這些圖書館要麼藏身在地下書庫,要麼彼此之間有地道相連,構成龐大的地下迷宮。
地下迷宮的建設,是以包德連老館為中心,向四面散開,譬如連接老館和新館之間,彼此之間就有地道相通,并藏有巨量書籍;而從包德連老館地下,延伸到北面五十碼遠的謝爾頓劇院地基,也是一個秘密迷宮;此外,還有專門地下通道通往東南方的哈特福德學院;有些則通往瑞德克裡夫科學圖書館……
龐大的地下結構,真正清楚其構造的人數,很少很少,可曆屆包德連圖書館館長,是知情人之一。
伯納德蕭伯特一大早就鑽入這片迷宮中,從某一間密室的資料櫃中,取出一份的文件檔案袋。
“我需要使用一上午。”他對資料室管理人員解釋道。
即便作為館長,他也沒有權利擅自帶走某些資料,老老實實的在借閱登記本上寫下,“伯納德,借閱文森特·威廉·梵·高手繪素描稿影印本一套,計十二張。”
是的,他手中的文件夾,盛裝的是包德連博物館館藏梵高十二幅素描的高清照片。
走出圖書館之後,他獨自駕車前往東方研究所,在中國學術研究(1994年成立)所未成立之前,這裡是漢學研究的主要基地,龍彼得在這裡等他。
龍彼得昨天夜裡的電話,讓他難以置信——一位知名教授家中,竟然還有四幅疑似梵高的素描手稿?最為有意思的是,這些手稿竟然被一位東方年輕人買走!
盡管龍彼得不能确信,而稍後自己給蘇利文的電話,對方也不太相信,可這件事還是讓伯納德難以入睡。
因為生活及創作環境狹窄,梵高的所有作品,都能精确到個位數。其中,他的素描手稿一共有1037份,油畫864張,水彩畫150張。他的油畫與水彩畫,基本上每一張都有确切信息,但素描稿确實有遺失,這一點伯納德比誰都清楚。
遺失在外的梵高素描手稿,大約110幅。有一些集中在文生(梵高的侄子)後人手中,還有部分被梵高三妹威廉明娜後人收藏,至于有沒有散落到私人之手?還真不能排除!
所以,他一大早,帶着這些照片,前去找龍彼得和蘇利文,重新核實,究竟是不是梵高作品?如果能确認,這四幅素描,怎麼也不會讓它從自己眼皮底下溜走。
……
上午十點,盧燦和孫瑞欣,準時出現在東方研究所宿舍别墅區,身後跟着法裡斯和丁一忠兩位保全。
遠遠的,盧燦就看見别墅門前站着三位老者,蘇利文、龍彼得,還有一位不認識。呵呵,終于還是來了!
不過,盧燦表情很輕松。今天早晨七點十五分,田保羅親自帶人,乘坐第一班航班,将昨天收集來的藏品,押運回香江。那四幅梵高素描手稿,現在已經在空中翺翔。
“是他?”伯納德側首詢問。
龍彼得神色複雜的點點頭,看着眼前走來的年輕人,一身白色格子短袖真絲襯衣,一副大邊框墨鏡,與身邊淺紫色長裙的東方佳麗,還真是相配。
蘇利文臉色灰暗,沒有回答,他看向走過來且談笑風生的年輕夫婦,眼神中毫不掩飾怒火熊熊。誰知道自己丢掉這樣一份藏品,都不會有好心情的,盡管還有存疑!
剛才在對比照片後,龍彼得認為,有八成可能性,那四幅素描是梵高手迹。
如果最後證明,那些真的是梵高手迹,自己……這人就丢大發了!
他在盡力壓制怒火,看看有沒有可能在平和的談判下,拿回那四幅素描!盡管知道那可能性很低,可總要試一試。
“兩位教授,上午好!我來晚了?”
遠遠的,就看見那青年,揮手招呼。這一瞬間,無論是蘇利文、龍彼得還是伯納德,心頭一松,這件事應該是巧合,他不可能辨别出那些畫稿的創作者——太年輕!
也許,從他手中诳回那些畫稿,并不難。
伯納德對龍彼得微微努嘴,示意按計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