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第6頁)

  “李林燦李老,想來三位都應該聽說過,我想将阿域,推薦給他做入室弟子,不知道三位舍不舍得?”

  “舍得,這有什麼舍不得?哎呀,這是阿域的造化,就是不知道李老哥能不能看上呢?”華輝邶連忙接腔,怕兒子兒媳說出什麼不妥當的話。

  他的性情不争,可江湖見識老道。虎博三老各有特長,張博駒老爺子廣博,福老眼光精,他倆在華老看來都和自己一樣,屬于野路子,而李林燦則是北大畢業,走的是學院派,理論體系完備,屬于研究型人才,華子域能成為他的入室弟子,那是機緣。

  另外,華老還聽出一點“别意”,那就是盧燦在為虎園儲備人才——這種親手招入的弟子,未來在虎博體系中,勢必會被重用,這無形中給自家孫子鋪一條金光大道——隻要這孩子不幹欺師滅祖的事情的話。

  “阿域的基本功我清楚,李老爺子應該會很喜歡。”

  盧燦摸着這孩子的臉蛋,笑着說道,“阿域,你若是拜在李老門下,需要好好用功哦?你上面可還有個師姐,可不比你差哦。”

  孫瑞欣在旁邊給丁文怡解釋一句,“張博駒老爺子與福老,兩人前段時間收了一名佳徒叫饒宜蘿。她是饒真頤饒老的孫女,聰慧異常,基本功紮實,年歲要比阿域略長。”

  “相互砥砺,才有進步,阿域是不是?”華輝邶哈哈一笑,饒真頤的孫女不錯,他對自己的孫子同樣有信心。

  盧燦直接在華家客房給李林燦去了電話。

  “你說什麼?你小子給我找了個弟子?”電話那邊的李林燦,原以為盧燦詢問趙家藏品清理情況,沒料到他抛出這麼一枚炸彈。

  “這孩子我三年前就認識,那時他七歲,就會被朝代歌和人物譜,現在基本功更紮實……”和這老爺子說話,不能繞圈,盧燦原原本本的将自己的考慮說給他聽。

  所謂自己的考慮,那就是培養下下一代……

  “要你多事!我的弟子,稍後我自己去察看!要是不合格,看我怎麼揍你!”李老話雖如此,還還是被盧燦摸準脈搏,真的動心了。

  原本盧燦想要帶華家人去藍貝斯别墅,讓李老爺子見見,可他竟然一天都等不及,竟然要來彼得伯勒。呵呵,老爺子這是被張老和福老的弟子,刺激的不輕。

  華子域基本功紮實,而且這孩子雖然沒有饒宜蘿機靈,但勝在沉穩,應該很符合李老的性格,這事成了。

  至此,這趟華家之行,功德圓滿。

  既然李老爺子準備親自考察弟子,盧燦與孫瑞欣自然不能趕回牛津,便在這邊坐等。

  華老雖然沒有開口說藏品轉讓問題,可還是敞開收藏間,領着盧燦欣賞一遍。

  他的藏品不多,但非常有意思,盧燦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道藏。不僅有數十件道衣、道袍、道冠、登雲靴(雲履)、朝天履(青履)、手闆、法劍

  華老詳細的給盧燦介紹,道服的具體分類,讓他大開眼界。

  大褂,袖寬一尺四寸,袖長随身,道家日常穿着;得羅,俗稱道袍,袖寬一尺八寸,長随身,屬于大禮服;戒衣,袖寬二尺四寸,袖長随身,受戒用,通用黃色;法服,方丈大典用,領袖級别的服飾,為紫色;花衣,出外念經,或者行走江湖的穿着,多為雜色。

  至于未受戒的道士,隻能穿大褂及得羅,而且顔色隻能是黃色,與受戒道士的藍色,區别明顯。

  他藏品中,最多的卻是各類道藏經書,其中,最讓華老得意的有十來本明代之前的道藏真經。

  最老的一本是南宋刻錄的《道德真經義疏》,其編撰成書的是唐初道家學者,道家理論家成玄英。此人被李世民賜号“西華法師”。

  還有一本被他奉為至寶的是明代永樂年間刊印的《坐忘論》,相傳是唐代白雲先生司馬承祯所著。此人又是一名唐代宗師級道士,自号“天台白雲子”,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适、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為“仙宗十友”。

  此外,盧燦還看到不少的“小黃書”,譬如明代萬曆本的《紫金光耀大仙修真演義》,編撰者為越人劉子修。此書介紹的是如何以男女房事來強身健體,和合陰陽。

  此前盧燦對道藏的了解不多,今天一見,再度讓他對于收藏有了“仰之彌高”的感覺。

第672章

意外偷聽

  李老要來,再加上彼得伯勒的教堂建築别有特色,盧燦和孫瑞欣索性決定在這裡逗留一天。

  給阿爾達汗的電話剛撥通,那家夥就嚷嚷起來,“阿燦,正想給你電話呢。我今天要趕回切爾西,家中老頭子有事,挺急。對了,你說的印尼……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