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第4頁)

  第二本與東瀛也有關系。

  《金瓶梅》,江戶時代大阪大安社刻印,可别小看這本書。它仿刻對象是東瀛日光輪王寺藏明萬曆刻本《金瓶梅》——那極有可能是該書上市後的第一刻!

  盧燦買到的這本,雖然是大安社仿刻,可品質相當棒!

  收獲來不錯!盧燦伸伸懶腰,做了幾個動作,準備再淘!

  剛才一圈,他記下二十五件物品,現在還剩三個多小時,足夠慢慢琢磨。

第687章

原生藝術

一家攤位,攤主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學生,圍着他身邊,零零散散的擺放着二三十塊油畫,還有素描。

  這麼長時間,基本無人問津,可他還在那裡,自娛自樂的填色。

  這種人,也許未來會出名的,如果他一直保持着這種勤奮和榮辱不驚的心态的話。

  一幅油畫作品,如何評判它的好壞?無非從立意、構圖、表現三個方面分析,如果再延伸,那就需要考慮觀者對作品的感受,也就是說“你喜歡嘛?”喜歡,自然就好。

  這位學生的作品要價并不貴,素描是五法郎,小版油畫十法郎,中版和大幅油畫的标價則要高很多。

  盧燦的目标是他身後不遠處的破舊三輪推車上那些老版畫。

  盧燦随意挑了一幅有些感覺的油畫,《塞納河的落日》,小版的,太小,留名之後,名稱隻能用簡寫“S·J·P”。

  “嗨!這幅塞納河不錯,很有情感,你在河邊畫的?”盧燦開始找話頭。

  那學生放下調色闆,看看盧燦,很驚喜,“這是我在瑪力橋邊所作,當時我突然有強烈的作畫沖動,可是那天恰好畫布用完,隻有這種小張……你是個懂得欣賞的人!”

  這話應該不是假的,可盧燦現在的重心不在他身上,“這幅作品十法郎?我要了。”

  盧燦抽出一張鈔票,丢進他腳邊的敞口皮包中。

  這麼爽快?那學生連忙将畫框拿起,“我給您包上!”

  盧燦在等候他用繩索給油畫框系提手時,裝作漫不經心的問道,“你那車上的老版油畫,怎麼不拿出來展示?可不可以讓我欣賞一下?”

  那四幅老舊畫框,被包裝帶捆綁在一起,并沒有封包,應該是對方經常觀摩的樣闆——畫家在初始階段都離不開臨摹,被臨摹對象,水平一般都不錯。

  那學生擡頭笑笑,一句話說得盧燦心中涼半截——“那是非賣品。”

  不過,他後半句讓盧燦又稍稍松口氣,“那是我祖父的作品,你可以欣賞的。”

  既然是他祖父的作品,那家中藏品,應該不止這幾幅,出手一兩幅,還是有可能的。

  盧燦左手接過畫框,右手和他握握,“維文,香江人。”

  “哦,令人神往的東方。塞萊斯·讓·杜布非。”他搖搖盧燦的手臂,淺淺的恭維一句。

  這年輕人的性格不錯,執着不古闆,情緒控制的也很好,有着良好的家教。盧燦将手中的小版油畫放在一遍,走進去幫他将四幅畫框擡出來。

  “讓·杜布非是你的祖父?”盧燦驚詫的問道。

  沒有封包,盧燦直接能看到最上面一幅,很厚的底子,灰暗的畫面,似乎在顔料中混合了其他雜質,質感很粗砺,表現的應該是荒蕪的田野。

  說實話,盧燦對他祖父的畫作,看不懂,可這幅畫作右下角的簽名,太有名!

  讓·杜布非(J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