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分公司的駐地,設在巴黎第八區,距離凱旋門一公裡的德馬格大廈六七八三層,德馬格大廈是一棟老樓,以“德馬格餐廳”而得名。
說起來,這還是盧燦第一次來,抵達這裡時,嘉妮已經帶人在一樓大廳等候。
“盧少收獲不小啊。”見丁一忠帶人從後備箱一件件往下拿物件,嘉妮眼睛閃了閃,笑着對盧燦說道。
盧燦攤攤手做個無奈的手勢,“你怎麼不說我花了很多銀子呢?”
嘉妮頓時咯咯笑了起來,“誰讓你喜歡呢?說實話,喜歡古董的人我見多了,但像你這麼瘋狂的人,還真沒見過。”
“你早幾年不就見過了嗎?”盧燦沖她揚揚眉。
說完,他四處打量這棟大樓,雖然内部裝幀還算可以,但格局顯得有點小,而且層高不足,這棟樓房畢竟是五十年代修建。
“嘉妮,這附近有那種獨棟小樓嗎?咱們可以買一棟。這裡有些……”盧燦建議道。
“好啊,就等着你這位大老闆發話。”嘉妮聊聊劉海,應和一聲,沒把這句話太當真——一家分公司,買樓幹嘛?沒那麼多人,也沒那麼多業務。
“不需要大樓,那種老宅院或者低層獨棟就可以,買下來,拾捯拾捯,怎麼也比這裡強。”盧燦确實有些瞧不上,早幾年創業還能湊合用,現在這裡可是分管歐洲的中心……
嘉妮盯着她,“你是認真的?”
“當然!”盧燦點點頭,這裡雖然地處巴黎老區黃金地段,可這棟樓确實與納徳軒的形象不太相配。
嘉妮兩根雪白的手指,在眉心揉了揉,正色的說道,“我還真有個合适的選擇,也在第八區,五層的獨棟,地下室可做倉庫的話,面積肯定夠,風格很适合納徳軒。而且據我所知,業主正在想辦法出售。”
盧燦一樂,還有這麼巧的事情?
“這麼合适?你熟悉?那就早點安排人去談判吧。”
嘉妮立即搖頭,“這事我出面不合适,還是讓田總安排人來。”
“怎麼?你朋友?那就更好說話了。”
她再度要投否決,“巴黎紅樓,你知道嗎?”
難怪她說不合适了,合着是她家祖宅呢。
巴黎紅樓是别稱,還有一個别稱是“紅塔”,它的正式名稱是“彤閣”,坐落于巴黎第八區庫爾塞勒街四十八号,據此不過五百米。
盧芹齋的發家史,就不再細說,單說這紅樓的建立吧。
四十歲生日時,盧芹齋萌生了一個想法——也許,自己應該在這座歐洲中心城市,留下一點屬于自己的印迹。什麼最合适呢?自然是中式建築。
用一座完全的中式建築,來展示和銷售來自中國的珍寶,會不會将如日中天的古董事業再推向一個高峰?
越想,他越覺得這一想法很有意義。但是這個想法在市政規劃非常嚴格的巴黎幾乎是不可能的。巴黎的建築都有統一的風格,每幢房子的高矮、設計風格、材料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必須與周圍建築整體相協調。
你想要在純粹的歐式建築中豎一棟中式樓,像什麼話?毫無疑問,他的申請建築的計劃書,被巴黎市府直接駁回來。
這人很有韌勁和智慧,他選擇曲線救國的方法。先從一位法國富商手中,購買了一幢拿破侖三世時建造的公館,公館很破舊,于是他提出“改建計劃”。
這次改建計劃,依舊沒能通過。
這讓他意識到,走正規渠道肯定沒辦法達成目标。
在當時,巴黎的城市建設規劃工作中,有一個機構非常有權威性和建議權,那就是法國建築師公會。
金錢開道,他終于結交上法國知名的建築師戈登·布洛克。此人是法國戴高樂機場的主設計師之一,同時還是法國建築師公會的秘書長。
在戈登·布洛克的協助下,這一改建設計方案,率先通過建築師公會的認可,才提交到巴黎市府議會。在金錢和人脈的雙重公關下,第三次修建中式樓的建築方案,終于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