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第5頁)

  盧燦尴尬的舉舉手,難得的紅了臉,呃……偷窺被發現,真是丢人!

  還好丁一忠在兩米後,這事隻有他倆知道。

  此後,雅科琳加快腳步,更懶得理會盧燦。

  曆史與地理分部的科研樓很老舊,看着自己的弟子氣呼呼的推門進來,正在和幾名學生一起喝茶聊天的諾科教授,驚訝的扭頭問道,“嗨,小雅科琳,你這是怎麼了?”

  說這話時,他的眼睛落在随後進來的盧燦身上,雅科琳的那幾位師兄,同時目光不善的望過來。

  能說我的眼睛盯她被發現嗎?盧燦隻得聳聳肩,裝作一副與我無關的樣子。

  好在諾科教授沒在這問題上糾結,很快向盧燦伸手,“歡迎你,來自東方的帥小夥。”

  “見到你真高興!那天的事情失禮了。”盧燦連忙雙手握住,半鞠躬道。

  “不用放在心上,你能來,我已經很開心了。”伸手拍拍盧燦的肩膀,諾科教授又回身介紹,“嗨!裴迪,放下你的筆,還有你們幾個,别圍在雅科琳身邊。”

  “我給你們介紹一位來自東方的出色年輕人,維文!那天的三枚白匈奴币就是他發現的,是的,沒錯,他就在我眼皮底下發現的。”

  一句話說的盧燦站不住,教授的幾位弟子,目光原本就不友善,現在更是火光四射。

  諾科教授的六位學生中,今天到了五位。

  年紀最大的是裴迪,今年已經四十二歲,本人是巴黎第八大學的教授,主授文學與文明學科。

  巴黎第八大學坐落于巴黎北部5公裡處的聖丹尼斯市,是法國有名的公立大學之一。它一直是法國教育機構中民主思想的發源地之一,在巴黎十三所大學中,以人文社會科學和跨學科研究而聞名。

  裴迪能在這所大學中擔綱主導學科教授,本身的知識儲備就非常廣博。

  那天和諾科教授一起逛街的年輕人,叫加迪納,法屬圭亞那人,在讀研究生——諾科教授本人還受聘于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擔任客座教授。

  不要被這所學校的名稱所欺騙,可不等同中國的師範學院,它可是法國學術研究氛圍最濃的學院之一——世界排名最高的法國學府。

  至于沒來的那位,也是一名教授,據說在南特大學任教。

  這其貌不揚的棕發老頭子,這麼牛?弟子都是知名大學教授,他們還過來聽課?

  這其實是盧燦想岔了,就像裴迪,他博士後學位證書拿到之後,再回來主要是為了跟老師一起做項目。不過……諾科教授的學識,确實很牛。

  諾科教授的辦公室,有點類似于開放式圖書館。他的桌子就在靠窗的一側,沒有門沒有格擋,辦公室中間就是一條長長的榉木方桌,所有人都圍在方桌辦公或者讨論。靠内牆則是兩隻高大的書架,上面堆滿了各色書籍。盧燦看到有一排,擺放的全是那種老羊皮卷。另外一面牆則擺放着高高的書櫃,存放各種資料文檔的。

  這就是法國人文學院知名院士的研究室,很簡陋的的說。

  盧燦看着直咋舌,香江中文大學院長辦公室或者系主任辦公室,他沒少進,哪一個也不至于如此“簡陋”。

  中間的放桌上,還擺放着今天的《費加羅報》。

  巧了,版面内容,正是六月二十四日,香江虎園博物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最新發現梵高四幅素描的新聞。

  一共四張照片,其中三張都是展示梵高素描。

  另有一張是新聞發布會照片,福伯、龍彼得、蘇利文、饒真頤、羅伯特·蘭登(盧浮宮副館長,人類文明學家)、多裡瓦爾(法國著名畫家,法蘭西學院院士)、範迪安(荷蘭知名畫家,梵高美術館藝術總監)等二十多位知名文博界人士出席,共同慶祝這一盛事。

  見盧燦關注這條新聞,諾科教授将報紙推給他,笑着說道,“喏,這是你故鄉的驕傲!”

  是的,故鄉的驕傲!

  《費加羅報》用一個整版來報道這件事,作為歐洲權威媒體,若是沒有梵高作品這樣的新聞,他們誰會去關注香江那一畝三分地?誰會去關注虎園博物館?盡管虎園的藏品非常精緻而具有文化性,可是,區域的狹小,使得它的關注率本身就不會太高。

  這次,算是放了一個大大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