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洛杉矶,好萊塢是一定要去的。
“Hollywood”白色大标志,高達十三米多,坐落在洛杉矶山頂之上,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美國電影産業故鄉的代表。
聽嘉妮安排的公司導遊兼司機潘德森介紹,這個标志的故事始于1923年。當時房地産開發商伽利略決定用巨大的标志為一個新的高檔社區做宣傳廣告,那時的标志是“Holly-wood
land”。
伽利略的地産公司在大蕭條時期破産了,公司對标志的維護到1939年結束。
此後的好萊塢标志飽受毀壞、老化和白蟻的摧殘,1944年,好萊塢商業委員會接管了标志。因為1932年一個新女演員經受不起失敗的打擊,曾在這個标志的最後字母“D”字上墜崖自殺,商業委員會最終移去“land”四個字母,把原來的字母用全鋼結構代替。
溫碧璃唏噓不已,好萊塢的明星雖然看似光環四射,可内中的殘酷競争,絲毫不弱于商場博弈。
今天溫碧璃和盧燦撒歡了,讓司機開車,從落日大道,到中國劇院,再徒步星光大道,然後又從華納、米高梅等攝影大棚外圍,整整兜了一大圈,算是過了把瘾。
盡管很多景點隻是一掠而過,可溫碧璃依舊累的腰酸腿軟。
“明天不逛了,太累!還不如去分公司看看。”趴在沙發上,享受盧燦按摩的溫碧璃嘟囔着。
“明天隻去蓋提藝術中心一個地方,會好很多的。”盧燦蠱惑道。
盧燦提到的這家藝術中心,别看它沒有大都會的名氣大,可它在世界文博行業中,極具影響力,是美國最重要的藝術機構之一。
它的創始人為美國六十年代首富保羅·蓋提,美國實業家,蓋提石油公司所有者,身價大約120億美元,1976年去世時,他的遺産超過200億美元。
此人酷好收藏,為了收藏,可謂不擇手段。
無論是非洲部落藝術品,還是中東的壁畫、歐洲的油畫、家具、亞洲的字畫、銅器,他都有分門别類的收藏,其中,他收藏的東瀛和中國藝術品,超過三千件,全部藏品數量達到六萬件。
蓋提藝術中心,就是蓋提基金會所修建,展示他收藏品的藝術館。他去世後,其基金會繼承他的遺囑,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四處網羅風格獨特的藝術作品,并積極緻力于各種藝術項目的開發。
盧燦很清楚,這家機構,是中國内陸未來幾十年文物走私的幕後推手之一!
之所以要去蓋提藝術中心,除了欣賞館藏之外,盧燦對距離蓋提藝術中心不遠的布倫特伍德藝術品市場,非常感興趣。
洛杉矶之所以能成為美國第二大藝術品市場交易地,就是因為布倫特伍德藝術品市場。
而布倫特伍德藝術品市場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保羅蓋提的瘋狂掃貨,許多藝術品交易商帶着物品來這裡展售,最初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被保羅蓋提看中。
這和盧燦的虎園博物館有些類似,虎博所在的香江大坑區,已經形成一個小有規模的“文物交易市場”。
第774章
楚王廬車
盧燦和溫碧璃所乘坐的轎車,沿着山道緩緩而上,直抵藝術館的停車場。
蓋提藝術中心坐落在洛杉矶市的布倫特伍德,整棟建築位于聖莫妮卡上。
此時的它還沒有經過曆時十二年的大規模修建改造(1984—1996),隻有兩棟老式别墅改造成的藝術館。
這裡原本是保羅蓋特的私人莊園,周圍環境很不錯,當年蓋提種植的海量英國梧桐,張開闊大的優美樹冠,擁簇着這兩棟建築。當年蓋提花費巨資,從聖莫妮卡另一側引過來的小溪,為這裡的自然景觀,增添五分亮色。
站在這裡,可以俯視整個布倫特伍德,連遠處的洛杉矶市,都在眼皮底下。盧燦的目光,落在山腳另一側的紅灰建築群上,那裡就是布倫特伍德藝術交易市場。
交易市場建築群能讓強迫症患者抓狂——全是那種的高低和年代都極度參差不齊的房屋,而且整體布局透着一股子“亂來”氣息。
可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每年的藝術品交易金額,大約能達到香江每年交易額的六成,世界各大拍賣公司在這邊都有分部。
當然,這裡的藝術品交易量,遠遠趕不上世界第一藝術品交易城市——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