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頁)

  趙大娘又領了母女二人去廚下,邊走邊說:“告訴你們,因上頭有人病了,又撥了一個去照顧她,這才缺了兩個人,等她好了,依舊是要回來的,你們要是伺候得好,大娘子開恩就能留下來,要是幹得不好就要退出去啦。廚下除了廚娘就隻有你們兩個了,你們聽她的。”

  廚娘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也是母女,穿得不比張仙姑母女差,還能戴上金簪銀镯,看得張仙姑心中驚歎。趙大娘管廚娘裡的母親叫徐大娘,女兒叫大姐兒:“她們兩個是新來的短工,也是娘兒倆,是于家的。”

  大姐兒笑道:“您老又來難為我們了,才教好了兩個熟手,就要調到前頭去伺候。”

  趙大娘也笑道:“就你牙尖嘴利的,當心說不到婆家!看人家姐兒多斯文呐!”

  大姐兒道:“好,我帶斯文人去安頓。”

  張仙姑看了一眼徐大娘,徐大娘笑道:“你們快去快回,快到晚飯時辰了,放下行李就要做活計了。你們穿成這樣可不成,找兩件圍裙去!”

  大姐兒帶着她們到了廚房邊的一間屋子,大姐兒指着另一邊更寬敞些的屋子說:“我們住那兒這一間原是她們住的,現在她們去前面伺候了,就搬過去了,你們住這裡。”

  張仙姑看她年紀小,趁機問了點:“都要我們做什麼事?廚房就我們幾個忙不忙得過來?”之類的問題。大姐兒道:“前頭衙門裡的人不歸咱們管,你也不要打聽。咱們家裡,大官人帶着大娘子還有個小郎君在任上,家裡下人攏共十二個,算上你們倆,十四個。”

  帶她們到了屋子,這屋子裡隻有沿牆根一張大床,一張桌子、一個盆架,兩條凳子。大姐兒又問:“你們沒妝匣?”

  那是沒有的!

  大姐兒東拼西湊,拿了自己一個舊的過來,梳子張仙姑倒是有,手巾也是有的,再拿個盆也就差不多了。最後一拍腦門兒:“還有鋪蓋。”最後給她們淘了兩套舊的。

  張仙姑母女也不在乎鋪蓋新舊,看這鋪蓋還算幹淨就拿出去晾了,包袱一放,門一鎖,去廚下燒火、洗菜去了。一旦忙起來了,也就顧不上說話了。

  祝三和張仙姑隻能幹些燒火之類的粗活,祝三頭一回知道,這有的人家裡吃茄子是将皮全去了的,她們家恨不得連茄子蒂都吃了。再看徐大娘母女倆行雲流水般的動作,大魚刮了茸來做丸子,還摻了豬油一類。連煮飯用的都是白米。真是……于妙妙那樣的富人都吃不上這些。

  知府這裡卻是平常。

  四個女人要準備十幾口人的飯,其中主人家的飯食還要精緻,祝三累出了一身的汗。仆人的飯要簡單得多,一飯一菜一湯,都是大鍋飯。

  到了晚上,四個人湊一桌,除了仆人的份量湯飯,徐大娘又笑着從碗櫃裡拿出預留的好菜來:“來,迎一迎你們娘兒倆。”

  一頓飯準備下來,徐大娘也在冷眼看着新來的,見她們手腳利落,是幹活的樣子,所以對她們也稍稍親近了一些。祝三和張仙姑都是餓狠了,吃得很快,知府家的飯極香,張仙姑贊道:“好手藝。”

  徐大娘不動聲色,将碗筷往一邊挪一下,笑道:“慢點慢點,沒人跟你搶,在這裡啊,要斯文些。”大姐兒看祝三不說話,問道:“還吃得慣麼?”祝三點點頭,大姐兒笑了。

  張仙姑臉上一紅,也慢咽下了飯,小心打聽:“主人家,難伺候不?好伺候就多幹幾天,不好伺候,結三天工錢就走。”

  徐大娘道:“你們在這兒,别往前頭蹿,沒什麼好不好伺候的,飯菜有我做呢。”

  “哎~”

  張仙姑離了于妙妙等人,女兒又不說話,她就覺得自己有義務出頭,又說:“路過這兒,覺得這街面上的人有些怪,急吵吵的,跟有什麼事兒似的。”

  大姐兒道:“還不是欽差的事兒!欽差一來,害我們缺了人手。”

  張仙姑道:“官人們的事,與女人有什麼幹系?”

  徐大娘罵女兒道:“吃都堵不住你的嘴!”

  張仙姑讪讪地陪笑,徐大娘道:“害,别瞎打聽,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咱們大官人把自己的一個伶俐丫頭派去欽差那兒伺候,哪知這丫頭不老實,叫人打了二十闆子扔了回來。又撥了人去照顧她!大官人跟前少了伺候的人,就依次遞進,廚房的兩個丫頭到前院掃地去了,你們就到廚下來幫忙來啦。”

  說着,徐大娘歎了口氣:“哎,都是苦命人。說給你們知道,是叫你們别往前湊,沒的害了自己。”

  張仙姑連聲答應了。

  大姐兒道:“娘,你沒吃酒就說這一套來了,快些吃了好歇歇吧,明兒還要早起備早飯呢。”

  四個人很快吃完飯,張仙姑和祝三又洗了全家的鍋碗瓢盆,大姐兒又教她們:“哎,葷菜碗燒點熱水,燙一燙才好洗得幹淨。”張仙姑家有點葷腥都恨不得舔碗,哪用得着這樣的本事?少不得一一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