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5頁)

  張仙姑竈上的雞還沒煮熟呢!她驚訝地說:“哎喲,怎麼回來了?”

  陳大娘子給人送了回來,說:“妹妹在我們那兒住不慣,勞煩您多費心給照看。”

  張仙姑忙不疊地答應了,陳大娘子又讓仆人們給把花姐住的屋子給裝扮收拾了,又留下兩隻大食盒。還要留下丫環伺候,被花姐給拒絕了:“我,不大慣,謝您了。”陳大娘子隻好說:“有事就來府裡說一聲,要什麼吃的用的都告訴我。再有,咱們也快上京了,你好有個數兒。”

  花姐乖巧地答應了:“是。”目送陳大娘子等人轉過巷口,才提起裙子跑進屋子裡!

  進了屋子跟于妙妙說:“娘,咱們還是一道吧。”

  于妙妙道:“我走不動了,我的家就在這兒,你跟你的舅舅回去,見你親娘,過該過的日子去吧。”

  花姐一直搖頭,道:“三郎,你幫我勸上一勸。”

  祝三看她樣子不太對,花姐一向是個溫柔沉默的人,但絕不是個沒主心骨的傻子,她這一副受了驚吓的樣子是為了什麼?

  祝三給她遞了杯熱茶:“喝口茶,慢慢說。”

  花姐啜了幾口茶,好了一點,說:“三郎,我害怕極了。”

  “為什麼?”

  花姐長出了一口氣,道:“他們說,是拿一個家仆的女兒換的我,我這一生,想說自己命苦,與誰的緣份都淺。可是有父母養着,舅舅也沒虧待我,雖然他們早早去了,但将我托付給了娘,娘拿我也當親女兒似的待。後來,男人沒了,又遇着你。我遇到的都是好人!可是我不由得想,那一個女兒呢?那個替了我的女兒,她,在替我受苦嗎?犯官家眷,沒入賤籍,正在花兒一般的年紀,不是受撾捶就是被糟蹋。這是我的罪過。與她一比,我又算什麼苦了?!”

  于妙妙原本呆呆的聽着,突然說:“都是命,你也不必怕,你的命以前苦,以後是好的。”

  花姐搖搖頭:“不是的!我問了舅舅和表哥,他們不過一語帶過,說人還沒找到。這……我親娘都回娘家了,為什麼那個女兒沒有回來?他們說得輕飄飄的,輕飄飄的啊!”

  于妙妙說:“那個不過是仆人的女兒,他們當然不在意,你不一樣,你是他們的親人。”

  花姐哽咽道:“都一樣,都一樣的,咱們也是四阿翁的族人啊。娘,三郎,咱們不分開,好嗎?我想見生母,可我是真害怕,真害怕……”

第32章

祝纓

  于妙妙心灰意冷,花姐心驚膽戰,然而兩個女人都沒有更好的辦法,兩人都看向祝三。

  祝三也沒有保全她們倆的法子,她能想到的許多法子都是自己能用,這婆媳倆用不了的。她是個光腳的,沒什麼好失去,說幹就幹了。婆媳倆偏偏擁有一些東西不舍得輕易放棄,但這些東西又不足以保全婆媳倆。

  于妙妙道:“罷了。我一生好強,到如今竟成了個笑話。”

  祝三道:“别這麼說,我娘常說的,過一天是一天。現在灰心了,就沒有以後了。”

  于妙妙搖頭道:“你還年輕,你不懂。我沒了丈夫,帶着孩子挺過來了;兒子死了,又幸賴有你們兩個,又挺過一程;我以前以為是我自己的本事,是我守貞該得的,老天回回都給我留了一道門縫兒。到今天才明白,老天不是給我留門,它是正在關門呢。這運氣啊,終有用完的一天,在用完前死了,就是一輩子順心,運氣用完了人還在,就是受辱。”

  祝三道:“我今天與沈副使說,大姐的事兒他得您見一面,你們兩個講明白。我瞧他和他外甥不是太不講理的人,您試試吧。咱們一道過活過就是緣份,前天我說過我肯定得上京的,您要不嫌棄咱們就一道走,我給您養老。隻是不一定有本事能叫您像以前過得那樣好。”

  于妙妙勉強笑笑:“我以前那又叫好了?你忙你的正事去吧,我不走啦,我隻惦記着我那家,惦記着大郎的墳。人離鄉賤……”

  花姐愈發猶豫了,說:“娘!三郎也要上京的,咱們一同去,一同回來。你要不去,我、我、我也不去了……”

  于妙妙對她說:“你就安心的去尋你的爹娘,親生的骨肉啊,怎麼能不想?我要攔了你,還有臉再聽你叫我一聲‘娘’麼?聽話,我是離鄉、你是回家,咱們倆啊可不一樣呢。”

  門外響起一個聲音:“娘子歇下了麼?”是陳萌又派了自家的家丁過來給看門。

  祝三道:“那我回去了,明天我還去行轅見鄭欽差,幹娘有什麼事要求欽差的,也不妨說出來,我試着捎話。”

  于妙妙失笑:“你這孩子!欽差那是想求就求的嗎?他不是你求了就會幹的,凡他做的事,必是他自己想的。凡他想做的事,他必會去做、沒有理由也要編個由頭的。歇着去吧,明天好好當差。你要還記着我一分的好,托好黃先生,把老家的墳照顧到才好。我将來,不想與先夫合葬,卑不動尊,就給找個給看見我兒墳頭的地方吧。”

  祝三聽這話音不對,道:“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在朱家村的時候,也沒想到能走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