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9頁)

  花姐驚呼:“娘?”

  祝纓望着于妙妙,于妙妙點點頭:“我與那位大人聊過了,我也想好了,我上京又能怎麼樣?朱家的事兒,他們交給黃先生辦了,黃先生你們總能信得過的吧?隻要老家的事兒平了,我在老家不是更安逸?到了京城,你們一個是回家、一個是安家,唯有我,寄人籬下,那樣的日子我可不過。”

  張仙姑想了一下,道:“是哩,在家依舊是大娘子,你是有根的人,不像我們。”

  花姐低低地啜泣,覺得是自己不好,說:“那我不去了,我陪着娘,不能叫娘孤身一人在這裡。”

  于妙妙道:“你親娘可也孤身一人在京裡呢,你的哥哥姐姐都死啦,你親爹早就過世啦,不得回去上炷香、磕個頭、認祖歸宗嗎?我在這裡也不用擔心,姓朱的還沒死絕,再挑個老實孩子過繼就是了,還是同宗呢。以往是我要的他們不給,現在由不得他們了!挑個才生下來的抱過來,養熟了是一樣的。”

  祝大道:“到底是大娘子。”

  于妙妙一手花姐、一手祝纓,道:“現在,你們可以放心了吧?到了京城,互相扶持。”

  祝大道:“那不用說!”

  花姐也點頭,祝纓道:“有人來了。”

  開門看時卻是黃先生,他回府辦好了文書,來給祝纓送文書的。一家三口回了自己屋子,黃先生把文書交給祝纓收好,張仙姑道:“您辛苦了,來屋裡喝茶吧!要吃什麼果子?”

  黃先生道:“不了,還有事,得趕緊回去!等不得!我接了于大娘子一同去。辦得快時,還能給老弟一家送行呢!”

  祝纓想這事與朱家村有關,也就不攔着了。于妙妙的屋子裡,花姐淚眼汪汪的幫于妙妙收拾行囊:“娘,我沒說不回來。”

  于妙妙道:“頂好别回來,這是個什麼地方?這兩個月你還沒見識到?有親人就依親人。聽話!你那是血親,與朱四那老棺材瓤子不一樣!在那兒你是閨女,在這兒是媳婦,我看你一樣,村裡看你能一樣麼?你在京城好好的,能時常想着我,就不枉咱們娘兒倆一場了。三郎也是個有良心的人,他心思重,你别琢磨他,用心待他,他就會對你好的。”

  “娘。”

  于妙妙這回就沒什麼行李了,一個鋪蓋卷兒,一個小包袱。張仙姑不忍心,咬咬牙,拿了一包銀錢給于妙妙:“回家用得上呢。”

  于妙妙沒收:“我回家就有錢使了,你們路上才是要花錢的呢,與他們相處别太儉省了,上了京,有的是勢利眼等着你們呢。把錢收好,聽我的。”

  祝纓默默地送她登上了黃先生的車,于妙妙拍拍他的肩膀,說:“别送了,好好過活。”

  花姐追着車跑了一陣:“娘!你帶我走吧!”被陳府的家丁小心地攔了下來。

  花姐沖不破家丁的人牆,哭着道:“娘這一去,不知什麼時候能再見!”

  張仙姑一邊扶着她回房一邊說:“好孩子,她是回家,大娘子是個能耐人兒,又有你舅舅囑咐了黃先生照看,她會好好的。”

  祝纓道:“有黃先生,咱們欠他的人情就是了。”她估摸着,黃先生這一去,得狠狠收拾朱家村了,朱家村也不能說沒有好人,一道埋了是不公平,不過有于妙妙在,她既要夫家香火綿延,也就需要宗族助力,必會用心選擇求情保下一些人。

  這話卻不必對張仙姑這些人講了。

  四個人各自回房收拾行囊,除了鋪蓋,其他的都陸續打包。陳府又派了人來接花姐,且說為祝家準備行李和車馬,無論是張仙姑還是祝大都與祝纓一樣,拒絕了陳家的美意。陳府仆人道:“既是姻親,這樣豈不生份?顯得我們家公子不近人情。”

  祝纓道:“我已準備得差不多了,錢都付了呢。幫急不幫窮,幫困不幫懶。”将人打發了。

  這人回府将話一學,陳萌道:“小子有點傲氣。”

  沈瑛道:“路上你留意看看他。”

  陳萌道:“是。”又說不知道黃先生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沈瑛道:“你既說他能辦,就先叫他辦。回京之後再打發人問一問,如果沒辦好,咱們再派人來!總不能叫那群小人得意了!”

  陳萌道:“老黃還是能辦事的。”

  …………—

  原來,這甥舅二人昨晚連夜就找到了黃先生,他們要報複朱家村!陳萌久居本府,地面很熟,舅舅要教訓朱家,他就說黃先生好用,沈瑛也就召了黃先生問計。黃先生手上正有于妙妙的請托,已想好了對策,現在一件事領兩個人情,太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