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在西廂裡說話,楊六郎瞧見了桌上放的模型,祝纓道:“房子。”
楊六郎道:“你要買的?不錯不錯,不過這都是樓擋着鄰居的光,鄰居不說呀?”他姑媽沒嫁給羅元之前家裡也不富貴,跟鄰居鬧也是常有的。
祝纓道:“我好好跟他們說,當然是可以的。”
“哪裡的鄰居這麼講道理?”
“我答應給他們家的圍牆加高一尺,牆頭插碎瓷片,修得跟我的一樣高。”
“可别答應的好好的又反悔啊,我以前那個鄰居……”
祝纓道:“我找了裡長,立了字據了。”
楊六郎挑了個拇指:“你行。”
祝纓謙虛地笑了。行不行的,她辦事總想拿别人的把柄而不留自己的把柄,都習慣了。
送走了楊六郎,再來清點他送來的禮物,裡面純純就是金帛,連銅錢都沒給。一箱的帛,一匣金銀。楊姑媽給錢,實在是痛快極了。
祝纓舒了口氣:家俱擺設,有了。
第113章
梅花
父母對新房子頗有微詞,祝纓卻還是按部就班地執行着她的建房計劃。這房子也不是她心中最好的房子。房子好不好,不在房子本身,而在她自己的狀态。
如今的她并沒有什麼安全感,則這個房子建得如何就不太令人興奮了——能住就行。她越來越明白自己的處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得全家跑路了。
如果有一處可以讓她安心高卧,不用擔心被戳穿的住處,那時才好講她最愛的房子是什麼樣的。
人生中的第一所屬于自己的房子總有一些特殊的意義,雖不特别的期待,到了該置辦的時候她也一絲不苟地辦理着相關的事宜。并且盡力讓這所房子像樣一點。
二月裡,祝纓還有另一件計劃已久的事情要辦——給大理寺也增一點産業。弄幾間店鋪取租。正好店鋪整修時可以接觸一些材料商人,為自己蓋房做些準備。有這件事做幌子,她也可以在白天的時候“出差”抽空在京城裡走動。等到自家房子動工的時候,也有借口常出來看看了。
不過關鍵還是預算的問題。
近來她又有了一些額外的收入,建一所這樣的房子仍然是需要精打細算的。傅龍在宅子的大體布局确定了之後,又給她出具體每一個建築的樣子。讓她提出對每一棟建築的要求,每個都做個模型出來,最後定稿。
再根據定稿估出需要的材料數目,在每項後面列出單價,最後攏一個總數出來。
祝纓在鄉間的時候自家什麼活都會幹一點,什麼修屋頂、搭窩棚、釘木凳之類她都會。大房子卻從來沒有自己動過手,自然也就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她虛心地向傅龍請教,傅龍也比較耐心地告訴她:“許多人家喜歡雕梁畫棟,倒有好些錢花在這些個上頭。”
祝纓大喜:“我不好那個!”
真是太好了,省錢了!
傅龍又問祝纓:“樓上樓下,要不要設個走廊欄杆?”
“咦?”
傅龍道:“既然有樓了,二樓不帶個走廊方便乘涼似乎可惜了些。隻是花費又會貴一點。”
祝纓問他:“有什麼區别?”
傅龍道:“最簡單的,上下一筒的四面牆,中間樓闆一層,開個樓梯,牆上開窗。如查想要更好一點,就一面——通常是房子的門面——設廊,樓上樓下都有個廊,尤其是樓上要裝上欄杆,可以憑欄眺望。再要精至些,練着房子設一圈回廊。這個其實也不難,隻是要多一層柱子。更貴一點。”
他已然摸到了祝纓對房子的要求了,添了一句:“如果不要精心裝飾梁柱欄杆,也不會多花什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