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8頁)

  人是被一乘轎子擡到後衙偏門的,來人去敲了門就要将人送入。

  張仙姑在後衙裡,夏天她都在縣城裡,并且隻在天氣涼爽的時候或者早晚太陽沒出來的時候出門。杜大姐來說:“大娘子,有人送禮……”

  張仙姑道:“什麼禮呀?就給你吓成這樣了?”

  “人、人、人……”

  “啊?”

  杜大姐說了三個“人”,送來的就真是三個人。張仙姑從未收過這樣的“禮物”,驚呆了一下,旋即生氣了:“這是要幹什麼?老三呢?怎麼能這麼幹?一定不是她要的!”

  這不廢話麼?祝纓要是能讨個美妾就出了鬼了!

  張仙姑想起來自己女兒曾經被知府送給周遊,險些回不來,氣得更厲害了。她不能把周遊怎麼樣,卻能說一句:“不收不收,把人送回去!好好的人,送來送去的,人家也有爹娘的!誰這麼缺德呢?”

  黃十二郎送财物不成,送人亦不成。因人被送了回來,林翁也知道了,忙對他說:“咱們祝大人不好這個!你不要畫蛇添足才好!”

  黃十二郎不得不虛心請教:“那大人喜歡什麼?”

  林翁想了一下,道:“倒是愛民如子,更憐貧惜弱,還維護老幼婦儒。愛好麼……賢婿,我看你不妨奉公守法。”

  黃十二郎道:“我的人都被他拿了,屋也封了!還問為什麼不在戶籍,這是要清查戶口啊!嶽父大人,你遇到了這樣的事能認了?”

  林氏也幫着丈夫說:“阿爹,不是我們多事,為了家業,總是要想想辦法的。可禁不住他們這麼查。送些禮物,保下人和地,還是劃算的。”

  林翁道:“就算如實報了,也沒有不劃算。”

  林大郎道:“自大人到了福祿縣,凡聽話的,隻有更好的,沒有更壞的。”

  林八郎補了一句:“背後弄鬼的,就不一定了。”

  黃十二郎撇了撇嘴:“是麼?”

  林翁道:“那是當然啦,我們算過賬的。你隐一處田一年能避多少稅?大人按律征,咱們再在的稅是十稅一,大人并不多征。報了之後,凡修路、修渠等都籌劃入内。又有耕牛、種子等如果缺了想調劑,也都在縣衙的冊上。遇有災異,縣衙管,不用我特意多操心……”

  他沒有對女婿報自己家賬上的具體的數目,譬如一年如實要多交多少錢糧,但是從中能獲取多少實惠,數目一加減,反而省了多少錢。隻籠統地一講道理。

  黃十二郎嘴角牽動,磨牙道:“失策了。”

  林翁又認真地說:“賢婿,你今年三十四歲了,縣令大人隻有二十四歲,他恐怕是憑真本事做到縣令的。與咱們以前遇到過的那些或不來赴任、或醉生夢生的人不同。你可不能再漫不經心了呀!”

  黃十二郎懶洋洋地道:“好吧。知道了,就當是我送給他的禮了吧!哼!”

  他心裡算了一筆賬,如果真的按照林翁說的,那他現在就算如實上報,也确實沒有什麼損失的。可如果不用上報,他豈不是能賺雙倍?

  黃十二郎心道:這小縣令果然難纏。也罷,現在還要借他的門路,我在福祿縣的田地也不算太多,暫且忍耐就是了。還是思城縣好啊!這一步既已踏出,就得回本兒再賺些才好再轉回思城縣!

  林翁父子見他又比較配合地上報隐田隐戶,十分欣慰,黃十二郎平日裡驕橫一些,但是見到縣令大人之後還是懂事的、不會闖禍的嘛!

  黃十二郎道:“還請嶽父大人代為說項,請放了我的管事,我情願上報田畝和佃戶人口。”

  林翁欣慰地道:“那便好、那便好。”

  黃十二郎道:“嶽父大人知道的,我一向不親自管什麼賬,怕也說不清楚,我叫汪甲去縣衙報賬。”

  林翁道:“行。你這裡準備好了,叫他先到我那裡去,我帶他去縣衙。”

  …………

  林翁答應得痛快,到了縣衙卻是陪着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