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3頁)

  第二天一早,顧同頂着兩個黑眼圈爬起來,想到二門那兒守着祝纓出來好問事兒,這回可不能叫一群人又跟了過來攪局了。

  才出了屋子就止住了步子——祝纓正坐在最高的一根梅花樁上,垂下一條腿,另一條腿屈在身前,胳膊搭在膝蓋上,一副在思考的樣子。

  顧同跑到梅花樁下站着,仰頭問道:“老師?”

  祝纓低頭問:“我升了,大家高興不?”

  “高興的!恭喜老師終于可以大展鴻圖了!可是為什麼現在又要歇着了呢?好些事兒還沒辦呢,眼見六月末,您又要去見刺史大人了……”

  祝纓道:“現在啊,難的事兒才剛開始。”

  “咦?”

  祝纓盤算着自己現在能夠信得過以及還算可用的人手,慢慢地說:“知府,聽起來比縣令要大,現在我手上卻沒有了直屬歸我管的地盤。”

  顧同張了張嘴巴,道:“怎麼會呢?”

  祝纓道:“南府四縣,南平、河東、思城、福祿。現在,哪個是我的?我能直接管着的,也就府城外頭那點兒公廨田了。”所以魯刺史當年才那麼在意收拾手下的刺兒頭,一不留神底下就出溜了。

  顧同仰着臉,呆住了。這是他沒有想到的情況。

  祝纓俯下身子看看他,項樂、項安兄妹也已裝束停當,正往這邊走,邊走邊說:“小顧郎君立這個梅花樁着實體貼,我也想試……咦?大人?!”

  祝纓從梅花樁上一躍而下:“嗯,是我。收拾收拾,準備吃飯吧。”兄妹倆也是補的府衙的吏職,不過時常與祝家一同用餐。

  吃完了飯,祝纓換了衣服到前衙去。

  自王司功往下,凡還在職的官吏都到得十分整齊。王司功特别留意,見小江主仆二人果然不是從前門進來,而是從後面繞過來再與本府仨瓜倆棗的女差們站到一塊兒聽訓示的。

  祝纓高坐于上,一眼便看到了王司功的小動作。再看本府女差,就有點歪瓜劣棗。南府幾個女典獄看着就不像是正經當差的樣子。凡幹衙差的,身上都有一股味兒,或輕或重,所以京城老馬一看她身後的人就問是不是來拿他的,而沒有将衙役當成白直或者仆人。有經驗的人賊看一眼就能猜個八九分。祝纓時不時換身破衣服往集市路邊蹲着,既是想聽些新聞,也是想沖淡身上的那股官味兒,至少僞裝的時候能夠不太顯。

  這幾個女人七長八短,黑白美醜,老的少的都有,身上沒那股味兒,幾個人有一股老油子的勁兒。如果猜得沒錯的話,個個都得有點來曆。要麼是某吏的妻子,要麼是某人的親戚。南府能湊出這幾個人來,也怪不容易的。

  她們也好奇地看着小江,眼神裡帶着評估。

  王司功看了一眼就回頭,上前一步道:“大人,南府上下都到齊了,請大人訓示。”

  祝纓辦完交割就宣布了自己的紀律,眼下是安排一天的工作。她說:“各司其職,用心當差,不可疏忽。”

  衆人齊聲應了。

  祝纓見王司功沒有動,問道:“還有什麼事嗎?”

  王司功道:“是有幾件事兒……”他報的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最大的一件事也不過是祝纓開掉了南府十三個人,如今的缺額得補。

  祝纓給補了八個人,即項家兄妹、侯五、丁貴、小黃、小柳、牛金。江舟倒是算成女差了。小江是有度牒的女觀,算個“外聘”仵作,不在這缺額裡。

  所以現在還缺了五個人。

  祝纓道:“張榜,你來考核,定下了人帶來我看。”

  “是。下官這就去辦。”

  王司功走後,祝纓便讓小吳、祁泰各自辦事去,問道:“還幹得來?”

  小吳笑道:“下官再去巡一巡庫裡。大人,咱們是不是也再造幾座新庫?這下有一府的橘子可以賣啦。還有麥子,以後也會更多的。”

  祝纓道:“什麼一府的橘子?幹你的正事。新庫也不是現在造。”她還得跟祁泰一起再定計劃,就南府現有的錢糧人口,規劃一下怎麼使用人力。

  小吳手下也有幾個吏,又有一些看庫的差人之類,她不擔心小吳弄不服這些人。她比較擔心的是小吳過于機靈,這種機靈又帶着一股不學無術的味兒。她說:“你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