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封君的意見是:那為什麼不讓老大當洞主,小妹管事,如果兩人有了矛盾,再請山下阿弟調解?
阿蘇洞主的回答是:那山下阿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小妹嫁出去,嫁到一個當主母、能管家的地方去。那咱們家就要壞了。
蘇老封君被丈夫說服,蘇鳴鸾也做得不錯,管寨子就能看出來比長子強不少。但是身為母親,是不想任何一個兒女出事的。眼見得長子一天一天的消沉下去,她也有點兒坐不住了。
所以這次就要求跟蘇鳴鸾一道往石頭城見一見祝纓,瞅了個機會,将長子的難處跟祝纓說了。請阿弟給看看,怎麼讓長子别這麼喪氣,老大一個男人,正在壯年,這樣下去可不行。
祝纓這兒呢?梧州初創,也正是在各項制度剛剛試行,又要攢人的時候,州裡的長史、别駕本來就是要用到各族的人的。就算蘇老封君不付,她也打算這麼辦的。正好,她就順手把這事兒給辦了。
蘇老封君十分滿意,又來緻謝。
祝纓一邊送她回房一邊說道:“阿嫂操心太多啦,他這麼大的一個人,還能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麼?阿嫂回去去告訴他,收拾好了行裝,帶着家口準備下來做官吧。州裡有分給官員居住的房子,不過呢,這個官兒是輪流做的,先做三年,身上的官階三年之後也不取走,還是在他身上。他這三年要是幹得好,又或者發現了别的什麼長處,那樣才是長久之計。”
蘇老封君又細細地問:“以後還要回山上?那他的屋子就還要留着啦。”
祝纓笑笑,道:“你是擔心以後他們兄妹又有不好?阿嫂瞧我這别業,不也是一片野地上建起來的麼?有的是辦法,無論如何,現在咱們又有了三年的時間。”
蘇老封君道:“那你可多教教他呀!”
祝纓點點頭:“正好,家裡孩子們也漸大了,也該上學了。我再另開一所小學校,先教語言。”
她的腦子裡已經劃拉出了一整個計劃:全員都上學,那不太可能,現在能上學的也隻有一些寨中富人的子弟以及少量的聰明孩子充做富人子弟伴讀的。
這些人先學,學會官話、學會讀寫算,簡單一點的就行,然後回寨子裡就能用了。先把戶籍之類的給盤個大概吧!
蘇老封君見她有了安排,道:“那就都拜托阿弟啦。”
“好說好說。奏本上要給他起個名字,照着音來寫呢,看着字不太好看,不如照着意思再取一個?小妹叫‘鳴鸾’,跟她本名的意思就很近。”
蘇老封君道:“都還姓蘇,阿弟你看着取吧。”
“蘇飛虎,這三個字怎麼樣?”
蘇老封君聽了她的翻譯,道:“那就這樣!”
祝纓将她送到院門口就不進去了,轉而去找祝大和張仙姑,看看他們收拾得怎麼樣了。兩人對山上這個“家”十分的看重,不是很想回去的樣子,東西也不肯往山下帶了,有點将山下的刺史府當成個客棧的意思。
祝纓進了院兒裡,隻見裡面隻有一個蔣寡婦在灑掃,祝纓問道:“他們呢?”
蔣寡婦笑道:“老翁他們帶着石頭、錘子去外面逛了。”
“這會兒集市都收了,還有什麼好逛的?”
蔣寡婦道:“這些天大人出城他們就往集市上逛,有時也往坊裡去,想是習慣了,又想與熟人道别吧。大娘子說,以前在福祿的時候就常往外頭去,到了府城之後反而不常逛了。石頭城叫她想起來當年了。”
祝纓道:“原來是這樣。”
她轉身出去,想去找花姐說話,聽到外面一陣聲響,看着時,卻見祝大等人回來了,也往花姐處去。
祝大道:“你們兩個先回房收拾行李,三兒她娘,咱們看看花兒姐。”
祝纓心道:這是要幹什麼?她站着沒動,等祝煉、祝石二人進來,見到了她,給她問了好。問道:“你們去市集了?”
祝石笑着用力點頭,道:“嗯!大人您看,他們給我的!錘子也有。”他一手拿着個風車呼呼地吹。錘子手裡捏着一隻木雕。
祝煉道:“還去坊裡了,阿翁阿婆都舍不得走,到後來阿翁都不笑了。”
祝纓道:“你們收拾吧。”
她又往花姐那裡去,也想聽聽二老的心事。哪知到了花姐門外,就聽祝大問了一句:“她也沒同你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