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1頁)

  祝纓順口問了項安學徒的事情:“育嬰堂的女孩子,在糖坊做得如何?”

  “很是肯幹。”

  “那要是人多一點呢?”

  “那當然不錯。”

  祝纓又問:“糖坊現在要用多少人?能容多少人?要多少學徒工?”

  項安道:“多多益善,我現在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個時辰。大人,我想在水邊再建一個糖坊,将那裡做大!”

  她将糖坊又擴建了一次,由于原料充足,一直在開工。不過别家的糖坊也開了起來,彼此都在賽跑。此時梧州的糖往外銷非常的便利,常有外地商人過來大量地購買砂糖,各家都拼命擴建,想搶在外地人學會這制糖的法子之前先多賺些。不用全國,隻要南方數州,都夠他們樂的了。

  項安還盯上了水碓,她想不再多建了,以水邊的糖坊為以後的主要作坊,因為水力更便宜。但是地方不太好找,還要兼顧到灌溉等事。

  祝纓道:“選址我再斟酌一下。”她原本的計劃是将一些新作坊往山中轉移的,一則是她自己需要,二則山中水力更方便。

  山雀嶽父拿石頭做了一回文章,讓她也産生了一些疑慮。本來這個作坊,她還預備在塔郎縣放一個造紙的作坊的,也是借用水力。

  現在除了教授耕種之事,其他的事她都打算先停下來看一看再說。她的時間很緊,若山雀嶽父等人進展遲緩,她就隻好放棄“各縣共同發展”,将力氣向阿蘇縣傾斜了。

  項安聽她在考慮了,就說:“是。”

  祝纓又問她:“多收些學徒,你能從裡面看出可用的人嗎?”

  “都說三歲看到老,靈光不靈光,一試就知道。靈光的人,什麼都靈的。”

  祝纓往祁泰的院子努努嘴,項安忍不住笑了:“那不一樣。”

  兩人說過幾句話,祝纓就說:“走吧。咱們到後頭去。”

  她帶了幾人去見張仙姑和祝大,二老看項安、項樂的面子,預先就準備好了笑臉。等看到項漁,準備好的笑臉就變成了真心的笑。項漁稍活潑,見人會說話,又不跟二老特别的粘。

  祝纓說一會兒一起吃飯,張仙姑馬上就答應了:“再加個菜,喜歡吃什麼呀?”

  項漁道:“都行!娘不許我挑食。”

  張仙姑高興地道:“真是個好孩子。”

  不多會兒,蘇喆、花姐等人也都到了。花姐心裡其實惦記着育嬰堂,跟蘇喆下棋時兩個就有點亂七八糟的,蘇喆都看出來她心不在焉了,項漁的到來為花姐解了圍,兩人相攜到了張仙姑這裡。

  張仙姑的院子再次熱鬧了起來,二老也忘卻了一些煩惱。朗睿今天的課程結束之後,祝纓又将他和仇文也留下來,就在刺史府裡設宴,請他們一起吃了個便飯。她将祝煉、項漁、郎睿、蘇喆安排在一起,自與仇文、花姐又聊到了番學。

  仇文道:“番學裡有些人學得還不如阿發快。”

  花姐道:“年紀越大學得越慢吧?”

  仇文輕輕地搖頭:“也有人天生就笨,将笨蛋塞了過來,可真是……”

  祝纓道:“放寬心,都要一樣的教,不可厚此薄彼。你教了,學不會是他的事兒,你沒遺憾了。你要松了勁兒,可就兩說了。”

  席間閑聊,祝纓又問仇文的兒子現在如何。仇文道:“正在溫書,想叫他将來考縣學。”仇文能做博士,因為是番學,他給兒子請了西席教授的卻是正經的經史,打算苦讀幾年之後走個正經的路子。

  以前,這是不敢想的。他是商人,且父祖三代也不知道如何書寫。現在不同了,即便塔郎縣也是朝廷承認了的縣治。孩子進學的阻礙就沒了。

  祝纓道:“我這兒有些書籍,想看的時候可以來抄錄。”

  仇文大喜:“多謝大人。”

  那一邊,四個小孩兒又湊在一起了,郎睿最小,語言稍有不通,項漁就不一樣了,他雖是新來,奇霞語與利基語都會一點兒,其中奇霞語會得更多,從中還有了點小小的交流。蘇喆也沒跟郎睿當面打起來,還管人家叫“阿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