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了祝纓面前先拜下,祝纓将他扶起:“來,坐下慢慢講。”
項大郎将京中諸事一一彙報,包括“尚縣令娘子常喚咱們去說話,凡有孝敬,都記在賬上了。”
祝纓點了點頭:“很好。”
項大郎又說了鄭府等處,最後說:“京裡都傳說什麼立太子之類,又有人說,刺史們進京,會不會要議這個事。”
祝纓再一點頭,并不做評述,隻是讓人把項家給項大郎帶的東西拿出來,并且說項大郎可以帶項漁去會館父子團聚。項大郎高興地帶走了項漁。
一切吩咐完畢,祝纓才得以回房換衣服,預備接下來的行程。第一樣申請進宮剛才已經挂号了,然後得跟各部打一回官司,人太多得排隊。等排隊的時候去鄭府、王府等處轉悠。
豈料當晚她家就來了人!鄭川親自來到了祝家,開口就是:“三哥,爹讓我來見你,告你你要小心,眼下京城暗流湧動。”
第265章
陛見
京城這時候已入臘月,天氣頗冷,兩人在書房裡圍着炭盆說話。甘澤等人自動跟趙瑞等人烤火喝茶去,祝纓和鄭川就在書房裡“密議”。
“諸王不安。諸王裡有幾個坐不住的,四處拉攏大臣,段嬰娶了魯王的妻妹,趙王的女兒嫁到了時家,安王大宴賓客仕林趨之若鹜……”鄭川與祝纓說話也不太講客套,領了親爹的任務上來就直說了。
祝纓道:“還真是熱鬧啊。段家也太小心眼兒了,竟然沒買我的喜糖,不然我早知道了。”
鄭川忍不住噴笑,笑了兩聲趕緊正色道:“爹有一句頂要緊的話要三哥記住——什麼事辦差一點兒都不打緊,唯有這件事連一個鞋尖都不能點錯地方。立儲之事,萬萬不可輕忽。”
“來,嘗嘗這個。”祝纓一邊說,一邊将一把熱乎乎的烤栗子遞給鄭川。
鄭川看祝纓絲毫不見着急之态,心道:三哥這養氣功夫,怪不得爹看重他。
鄭川跑這一趟并沒有帶手爐,接過了栗子暖在手裡,含蓄地道:“陛下天縱聖明,雖未至七十,已從心所欲,揮灑自如。”
祝纓道:“也就是陛下才能如此了。家裡都還好嗎?路遠長程,消息來得慢,也不知道府裡這幾個月怎麼樣了。”
鄭川道:“都還好。就是阿翁阿婆到了冬天不大愛動了,夏天又要出去避暑,家裡好些事情都落到爹的身上,好生操勞。”
“你也免不了要分擔分擔了,”祝纓說,“用過晚飯了嗎?”
“吃過啦,三哥不用招呼我這個。”
祝纓給他續了茶水,鄭川将栗子放到火盆邊上,接了茶杯,慢慢地說:“離得近的刺史已有些到了,陛下這些日子也接見一些人。臣子不敢妄議君上,不過看這些刺史,什麼時候得見,不一定,有的來得早見得晚、有的來得晚見得早。有的說兩句話就出來了,有的被問了一長串。真真天威難測。”
祝纓看着鄭川,緩緩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上覆鄭大人,我明天就去見大人。”
鄭川道:“三哥又太見外了,爹叫我來,就是為的叫三哥先安頓手上的事務,不必急着到咱家裡弄那些虛文。”
祝纓道:“明天我必是能見到你們的。”
鄭川笑道:“好,我就等着三哥啦。”
祝纓道:“好呀。”
……——
鄭川以為祝纓說的“明天見”是要等到落衙之後鄭熹回家,祝纓到府裡見他。祝纓說的卻全不是這回事,她白天就跑皇城去了。
皇帝召見是一回事,跟各部打官司又是另一回事了。刺史進京,就是要清算過去一年的成績,最重要的一個指标是錢糧,其他的也不能漏了。比如官員考核、官件審結、相關工程等等等等。
祝纓手裡還有一件很正當的事由:她這次進京帶了蘇喆等人,他們不是縣令,卻是縣令的子女,蘇喆是闆上釘釘的繼承人,郎睿如無意外也是繼承人,其他仨雖不太确定,看着也都長勢良好。
萬一皇帝要見他們,禮部和鴻胪寺也得教授他們一定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