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客令口氣稍稍壞了一點:“這是咱們典客署自己的賬,還是很實在的。”
祝纓一笑:“來吧,看看各級都怎麼發。”她扯了一張紙,上面寫着典客署各級官吏的補貼與福利,問典客令是否有誤。
典客令無奈地點點頭:“就是這樣。”
祝纓道:“改一下。”她掃了一眼就知道這單子的毛病了,發錢還好,發物的問題就大了。負責分發的人,譬如典客令,今天家裡缺了香,明天就說全體都發香,一些吏目家裡根本不用這些東西。裡面再來點花賬、回扣,小金庫他們都要再扒一層皮。
祝纓将内容删了幾項,又增加了幾項,再添上一些錢,給各種錢又加些新名目。譬如皇帝大壽,鴻胪寺高興,發錢散福。
列完了單子,她又命将兩個典客丞叫來,告知此事。典客丞臉上一苦,這小金庫是他們攢下來的,被新上司做了人情。非但如此,祝纓還指定了小柳、丁貴“協同辦理分發事宜”。
典客令皮笑肉不笑地:“他們兩個……”
祝纓道:“讓他們倆辦去,咱們還有正事呢。”
典客令隻得問道:“不知大人說的是什麼事?”
祝纓道:“兩件,你們三人今天回家各自琢磨琢磨,明天我要看到你們的想法。第一,正旦有番邦來賀要如何接待,又有什麼要緊事項。第二,咱們怎麼開源。”
“诶?”
祝纓摸了一把貓,漫不經心地說:“花了你們攢的私房錢,不補點兒長久的進項,你們出了這個門兒就要罵了吧?”
“不敢不敢!”三人賭咒發誓,“大人如此體恤下官,下官感激不盡,豈有腹诽之理?”實則心想:我在你面前也肚裡罵你呢。
聽到“開源”卻又是精神一振,傳說裡,祝少卿“年輕的時候”是一把理财的好手。
祝纓道:“那今天就先到這裡吧。”
“是。”
…………
此後數日,祝纓又與這三人議了兩次事,都是落衙後三人相約到祝府去。
祝府的樣子與他們之前見過的豪宅相比堪稱儉樸,然而祝府的仆人卻都年輕而精幹,個頭不高,卻個個精神十足。
到了祝纓的書房一看,挂着幾幅字,都不是前人的字畫,都是現世活人的作品。新人新作與府内的陳設,顯出了少卿還在“發家”的路上。三人卻要在心裡嘀咕:他做了這些年的官,難道就隻有這樣的家底?莫不是故意裝的。
及看清字畫落款,集齊了二十年來所有丞相的筆墨,又一面牆挂了劉松年畫的一軸墨竹。方覺出比挂前人字畫更顯出書房主人的份量。
祝纓卻很随和,她按住一旁要往硯台上伸爪的狸花貓,對三人道:“來了?坐。”
典客令等三人此來未嘗沒有一些試探之意,由典客令先發言:“下官等思之再三,正事耽誤不得。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做事趁現在。”
祝纓一點頭,典客令又接着說了他們的方案。一是将“小金庫”的用法給定了下來,三人便着意議定各人可分得的補貼财物上,給這位少卿拿最大的一份。二是開源,就是再盤點鋪子、貨棧取租嘛!三是接待外番使者的事,還是四夷館辦,這個要向上頭申請經費。
中規中矩。
祝纓道:“四平八穩,極好。”
典客令也笑道:“早就想将事情理一理了,隻是沒有遇到明白人指點,幸而大人來了。”
祝纓道:“世間事,難得糊塗。大事做到,小事不妨随意。外番來使之後咱們就要不得閑了,趁還沒幾個人來,先将咱們的家務事辦妥。第一,将舊賬盤清,陳年爛賬,我來給它抹平。”其中不乏一些他們借着鴻胪寺的勢力,參與的番邦貨物的交易勾當與收受的一些好處。
典客令等三人一齊感謝。
祝纓又說:“眼見入冬,一年的考核又要開始了。隻咱們自己寫個本子往吏部報備有什麼意思?管好了典客署,我才好向陛下講。”
典客丞忙出聲問:“大人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