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3頁)

  郡主等人又打圓場,方将此事圓了過去,把安仁公主給送走。

  安仁公主跑這一場,鄭熹也不打算讓祝纓知道。

  郡主問他:“難道要催促三郎?”

  鄭熹道:“曾與祝纓談過一次,三郎說得有道理。”

  “咦?”

  鄭熹笑笑,沒有過多的解釋。

  彼時,鄭熹詢問了祝纓的打算,祝纓告訴他:“我相信陛下的本能。”

  鄭熹當時是一聲戲谑的輕笑。

  祝纓卻很認真地說:“這話我隻對您講,出了門我也不認。咱們寫奏本裡,說什麼聖明燭照,拍的馬屁都是虛的。要我說實話,咱們這位陛下,古往今來的君王裡算中上。”

  “好大膽子,敢議論陛下了。”

  祝纓笑笑:“人與人相處,怎麼可能沒個評價呢?單說陛下,所有這些人裡,隻有他做過皇子。他坐了四十年江山,他的本能,比咱們瞎猜要準。”

  郡主還要問,鄭熹道:“我提攜過的這些人裡,隻有他看着像樣一些啊……”

  ……——

  與此同時,“像樣一些”的這個人聽到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孟弘坐在祝纓的對面,輕聲說:“鴻胪寺可不像您說的那樣與世無争啊,沈少卿可是進了趙王府了。”

第297章

正事

  祝纓看了孟弘一眼,這位年輕的宦者比起前年變化不大,還是那副好看的樣子。或許更有城府了一點,不過不多。

  祝纓知道他的意思,但她從沒把沈瑛當成自己的對手,沈瑛的手也沒伸進典客署,祝纓自然也不會對孟弘的話有什麼過激的反應。

  她說:“哦?是嗎?我與沈光華互不統屬,他的公務我也不管,我的公務他也不管的。”

  孟弘道:“隻怕不是公務。”

  祝纓道:“别人的家事就更不好多嘴了。若是衛王關心兄長,不如直接去問沈光華。”

  孟弘臉上客氣的笑有點挂不住,祝纓面色如常。

  今天,孟弘又是以陸美的名義過來找祝纓的。祝纓回到梧州就找陸美問過了,她當時的表情很嚴肅,開口便是質問:“憐你骨肉分離才許你回鄉,你不但晚歸還擅自離鄉逃走,你可知罪?”

  陸美還要狡辯說自己沒有,祝纓就報上了孟弘的名字。陸美隻得如實招了,他跟孟弘關系很遠,但是希望他能拉自己一把雲雲。兩人往日無沒有什麼恩情,近日孟弘也沒給他任何的許諾。

  祝纓問清始末,就說這一次先寄下了,将陸美給放了。

  現在看孟弘隻說陸美,但又沒有實際為陸美做什麼事,便知此人是為了自己、最終可能也是為了同鄭家搭上關系。

  這就沒意思了,如果孟弘認真為陸美辦成這件事,祝纓或許會高看他一眼。孟弘現在隻拿陸美當個話頭,祝纓就更加不想與孟弘有任何深交了。

  孟弘是個會察顔觀色的人,卻看不出來祝纓的想法。他也知道,對這樣的人不能逼迫得太緊。自己該說的都已經說了,祝纓的想法不可能沒有一點兒的變化。這樣的人總要有點城府,不會自己一說,他馬上就變臉。

  孟弘與祝纓又周旋兩句便告辭了。

  祝纓對他依舊客氣,親自将他送到門口。這讓孟弘覺得今天這一趟沒有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