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4頁)

  皇帝道:“去向施相公請教吧。”

  時悉辭别皇帝,往政事堂去了。

  皇帝敲了敲桌子,問杜世恩:“鄭熹回去了嗎?”

  杜世恩道:“怕是已經走了,要去召回來嗎?”

  “不必了。”皇帝低下頭,心裡劃過了許多事,好像抓住了什麼,又好像沒抓住。他心裡又有一點急,要開口,又沒繼續說。

  時悉此後便成為了施鲲的一個幫手,比施鲲還勤快,施鲲還有政務要處理,時悉一顆心都撲在了營建帝陵上。先帝壽命極長,在世的時候就已經為自己的後事做了不少的準備,選址、大部分的用料都是現成的。先帝的皇後先安葬的,那時候就一并選好了風水寶地。當時就是施鲲主持的,他已經留了餘量。

  輪到先帝駕崩辦喪事,進展頗佳。施季行到大理寺做少卿,是趕上了魯逆案的尾巴,跟着沾光蹭了點功勞。現在皇帝又把女婿放到施鲲手下,也是趕上了個營建陵寝的尾巴,同樣可以沾光蹭點好處。

  施鲲坦然地想:一飲一啄。

  不得不說,皇帝這個安排是很巧妙的。施鲲不想反對,并且決定接下來無論是收尾還是别的什麼事兒,隻要稍稍為難的,都打發時悉同皇帝磨牙去!

  他算了一下,再有一個月就能完工了,然後是選個吉日把先帝給送進去。才一個月,不讓他多幹點兒事,能學着什麼東西?得把這個驸馬好好支使支使!

  隻等先帝安葬了,他施鲲就可以休緻了!

  施鲲這裡賬算得清楚,不想卻又被另一件事給耽誤了——陳巒死了。

  陳巒是他的前輩丞相,急流勇退,沒遇着後來這些糟心事兒。兒孫也教養出來了,看着孫子比兒子好像還像樣子一點。陳放起步比陳萌要早、要好,小夥子看着長得也挺周正。可謂人生美滿。

  現在年紀也不小了,壽高而亡,也挺是時候的。

  雖說如此,他也不應該耽誤了施鲲休緻。事情還是因為祝纓給上了一表,認為古之聖王都有名臣相随左右的,陳巒給先帝當了那麼多年的丞相,陪葬個帝陵應該也不算過份。先帝這樣的人物,怎麼能夠孤零零的一個人呢?

  這是個正經的提議,皇帝也從善如流地批準了。

  陪葬就得葬在帝陵不遠,現在帝陵還在修呢!皇帝于是大筆一揮,讓驸馬順便給陳巒也在附近挑塊地方,給陳巒的墓順便挖一挖。陳萌父子回鄉奔喪,扶靈回來墓也應該修差不多了,回來就埋了就行了。

  說是交給驸馬,那也算是帝陵的附屬,施鲲也得過問,一分工就耽誤時間,他且走不了。

  施鲲隻好咽了口氣,攤開了輿圖給陳巒又選了塊地兒。落衙回家,讓施季行去陳府向陳萌道個惱,轉達自己的哀思,傳話“待老友歸來,我再去看他”。

  …………

  施季行到了陳府門外,發現拴馬柱上已經拴了些馬了。其中一匹他很眼熟——是祝纓的坐騎,這匹馬很是神駿,看了很容易記住。

  陳巒過世在四天前,昨天傍晚陳萌收到了消息——長子出仕之後,他就派了次子、三子在家侍奉父親,兩個人一見祖父過世,當天就到了府衙,知府不敢怠慢,發了加急文書,三天就到京了。

  陳萌父子一面寫奏本給皇帝報丁憂,一面準備奔喪的事,同時又向京中親朋友發訃告。當天晚上,祝纓就登門了。

  陳萌此時全忘了少年時對父親的怨言,哭得跟個淚人兒似的。陳放是祖父教養大的,感情深厚,邊哭邊說:“何苦來?我竟沒見到阿翁最後一面!早知這樣,晚兩年出仕,能陪阿翁走最後一段路也是好的!嗚嗚……”

  祝纓等這父子哭得告一段落了,才問他們:“你們這就要回去了?”

  陳萌道:“是!現在動身已然晚了,這麼熱的天,我就怕他們已經下葬了。”

  祝纓道:“這樣麼……”

  “怎麼?”陳萌抹一抹淚,“三郎,你有什麼話隻管直說。”

  祝纓道:“要是下葬了,就有些驚擾了。若是還沒有,現施相公正帶着驸馬營建先帝陵寝。世叔是先帝老臣,君臣一場,若能陪葬帝陵,你們一家也不必回鄉結廬。此事你們父子提稍有不妥,讓别人提更好些。若你願意,明天早朝我便奏上這一本。你看如何?若世叔的心願是歸葬桑梓,又或有遺言安排,當我沒說。”

  陳放還在抽泣,陳萌擦着臉打嗝兒:“嗝,額,那可真是太好了!嗝,這般哀榮,嗝……”

  走得越高,盯的人越多,守孝就越不能馬虎。回鄉是必須的,如此一來離京城就遠了,離權力也就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