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先是在大理寺宣面了左丞的好消息,大理寺上下自是知道是誰出的力。有老人如老黃說:“左大人可算是熬出頭了,比當年的王大人運氣還要好些。”
施季行和林贊也都啧啧稱奇:不聲不響一個實職的從五品就有了,還是給一個這樣年紀的人。
祝纓底子薄,才做到九卿,沒多少班底。人情有限,用一個少一個,拿一個從五品的實職給左丞一個六旬的老人,那是不如換給一個四十上下的壯年人更有用的。可她偏偏就給了左丞。
施季行心道:這是不得不服啊!
他說:“得叫他請客,燒尾。”
林贊道:“應該的。”
左丞團團一揖道:“多謝諸位多年照顧。”
大理寺裡很是歡快,一個人的快樂也是所有人的快樂,人人心裡都有一種希望。哪怕祝纓說:“都别傻樂了,交割辦不好,都别想吃了!”也不能讓大家拉下臉。
祝府裡同樣是高興的,蘇喆與林風都說要祝煉請客:“不管,你的錢雖少,客是要請的。你去顧師兄那裡,我們再送盤纏。一碼歸一碼。”
趙蘇又說:“任地方須得留意……”就要開始給他講一些要領。
項安就說得給祝煉再準備些行李,又說:“哎喲,你不能獨自一人上路呀!”
祝家最大的缺點就是總忘了主人家是需要仆人的。
所有人都望向祝纓,這事兒還得她來定,祝纓于是指定了兩名随從跟同祝煉一起去:“到了地方上,也不能把他們當成奴婢,還要督促他們讀書習武。”
項樂便想:如此一來,府裡的護衛輪值要重新排過了。是在京城或買或雇,還是過年的時候别業那裡打發年貨過來,索性扣下兩個人就留用了好呢?
他這裡想着,祝纓看看他,再看看祝青君、項安,卻是在為他們籌劃。兄妹倆是出身的問題,曾經項樂有過一次機會,就是辦黃十二郎的案子的時候。那時候是混在人堆裡混功勞的,但是沒混上。
祝青君與項安更難,項安的本領不遜乃兄,祝纓卻不能把她帶在身邊處理政務、接待官員,缺乏這方面的鍛煉。祝青君資質更佳,可惜……
真他娘的不公平!
祝纓難得有一絲絲的惱意,如果此時她對外的身份是女子,祝青君、項安就會名正言順得多了。祝青君眼下能混得如魚得水沒惹許多非議,主要是因為“祝”青君。就像“祝煉”還是她祝纓的學生,所以能混個九品出來。
…………
無論如何,左、煉二人都是喜事。
祝府擺了一席酒,祝纓就把祝煉踢去給顧同打下手了。
左丞這裡就要麻煩一點,他在京城的親朋好友比較多,算準了日子,走親訪友滿城蹿完了,才到祝纓府裡拜别。
祝纓問道:“去鄭相公府裡拜會過了嗎?”
左丞道:“是,往府裡遞了帖子,見了一面。相公囑咐我要用心辦事,不要叫人說大人識人不明。”
“你辦事,我們都是放心的。”
祝纓又送給他盤費,左丞推辭道:“這怎麼好意思?我這官職都是從大人這裡來的,不說孝敬大人,倒要拿了走。”
祝纓道:“我初入大理寺,你亦師亦友,教我良多。”
左丞也忘了自己當初的小心思,兩眼濕潤:“當年可真好呀!”
“再好我也不回去,”祝纓笑着說,“我隻管往前走。”
“是。”
祝纓又問了他帶多少人走,家裡怎麼安排之類,左丞都說安排好了,祝纓才放他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