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1頁)

  祝纓想了一下,道:“那我就不知道了。要不,我去探探冼敬的口風?”

  鄭熹果斷地道:“要快!否則,一旦陛下下了決心,就麻煩了。”

  祝纓歎了口氣,道:“我這就去。”

  …………

  祝纓去了東宮,冼敬正在與太子說今□□上的事情。

  聽說她來了,太子笑道:“他來是見你,你的面子比我大。”

  冼敬道:“殿下說笑了,若是朝臣都圍在殿下的周圍,将置陛下于何地呢?他也是為您着想。”

  太子道:“我猜他是為了今□□上的事。”

  冼敬道:“不必猜,一定是的。他夾在中間也是難的,他心裡有天下,卻又有恩人。”

  太子笑道:“左右逢源也是左右為難,倒不如定下心來呢。”

  冼敬道:“是呵,他是個極能幹的人。他若能定下心來,事情就會順利很多。”

  太子道:“你見他去吧,咱們的事兒等會兒再聊。有什麼需要我做的,隻管對我講。不過,隻怕這位面前,我不大應付得來。”

  冼敬道:“殿下哪裡話?他不是需要應付的人。”

  說完,離了太子跟前,請祝纓到自己的房裡坐下。兩人進房,侍從們又搬來兩個炭盆,屋子裡更加暖和了。

  祝纓也不避諱,直接問冼敬:“今□□上這是怎麼回事?你莫敷衍我,你若不知内情,我等一等去拜見王相公,親自問他。他上一次與我說的可不是這樣。”王雲鶴跟她說過,不會拿出一整套的“變法條陳”出來,隻做、不說。現在怎麼變卦了呢?

  冼敬道:“不幹不知道!這裡面的水比想象的還要深!”

  “知道水深還紮猛子,王相公的體格,撲通一聲下去他不怕沉底兒嗎?”

  冼敬嚴肅了起來:“你這是什麼話?難道老師不知道難嗎?你知道如今兵制已經很難維系了嗎?窦尚書難道是個故意為難将士的人嗎?他為什麼扣了他們的賞格一個月沒發?”

  “國家财力不當捉襟見肘如此!”

  冼敬道:“你知道兵制嗎?我以前也不太清楚,現在因着這次戰事也才弄明白些。”

  “正要請教。”

  “兵,分兩種……”

  這年頭的兵分兩種,一種是常備的,一種是臨時征召的。臨時征召的很好理解,就是人頭不足了,額外的抽丁。

  常備的就是日常的兵役。這種兵役有年限,也有些待遇。常備兵又分兩種:邊軍、禁軍。即在外的,與在京畿及附近的。

  這裡面又有輕重之分,這很好理解。

  祝纓點頭。

  冼敬道:“他們日常怎麼維系呢?又分兩部分……”

  一是朝廷會劃撥一些糧饷,二就是分一片地,給你們經營,主要是種糧自己補貼。在梧州的時候,祝纓就遇到過,她與幾個校尉相處得都還不錯,他們除了種糧還會種甘蔗呢。

  冼敬苦笑道:“将校與文官不同,他們領了一支兵就不會輕動。兵士調動頻繁,不利戰事。上戰場,都是以性命相托付的。”

  兵将互不相識,士兵對将領的信任度就會降低,容易一敗即潰。

  祝纓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