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10頁)

  不得不說,北地人做官的機會比梧州人要多得多。

  祝纓道:“就是他!怎麼也得給朝廷看一看北地太平、百姓歸心不是?”

  項樂帶她的奏本繼續去表忠心,梁翁、丘一鳴就是送去給朝廷看的展示品。後者本質與前者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表示祝纓在北地一直幹活,也沒犯法、也沒驕縱。

  陳放道:“要是能派顧同就好了。”

  “他連知府都還不是,湊什麼熱鬧?且幹着吧。”

  “哎!”

  祝纓道:“明天一早,你去把梁翁請來。”老梁因為是個虛職,也不常到行轅來應卯,住在離州城三十裡的一個别莊裡。莊子旁邊有一個湖,有活水連通一條大河,夏天他過去避暑。等到了冬天再回城來過冬。

  次日一早,陳放去接人,祝纓就繼續寫奏本。

  人不在京城,奏本就得一直往京城發,得向皇帝表忠心。一個月一封奏本她都嫌少。沒辦法,現在手上有兵。

  待奏本寫完,趙蘇和蘇喆又過來彙報:“我在戰俘裡找了找,沒有找到胡人王子的手下,但是卻有一個部族,是胡主次子的舅家人。”

  祝纓道:“身份一定要确定好,并不是所有的舅舅都向着某一個外甥的。”

  “明白。已經确認過了……”

  趙蘇又低聲彙報了一些情況,接着說了自己的計劃。即,對“太子”、累利阿吐、二王子的人區别對待。理由是,累利阿吐是個挑起戰争的壞人,“太子”是被蒙蔽的傻子,二王子是無辜被卷進來的,所以會更寬容一些。

  其他人以此類推。

  蘇喆道:“冷侯那兒也來回信了,說,咱們隻管放手去幹,他那邊能頂得住。咱們要的俘虜,他給咱們挑出來了。對了,說,胡主有四個大的兒子,他那兒知道另外兩個的聯絡方式呢。”

  “怎麼說?”

  “與奚達部有關。”

  這事兒還得從累利阿吐的“改革”講起,累利阿吐要集中胡主的權利,訂立一整套的新制度,這對胡主、“太子”是好消息。對别人就未必了。以往,其他的兒子能分得更大的家業,一集中,弟弟們相對于“太子”得到的就會少一些。

  權利這東西,一旦集中了起來,就很少有人願意分出去。

  此外,胡人的繼承制度沒有規定得那麼死,必須是嫡長子。人家習慣裡還有“推舉”。

  本身,奚達等部已有另立大汗的想法,“太子”與親爹一條心,恐怕是不行的,其他的王子倒是可以。

  蘇喆道:“我想,即使對奚達部也保密,直接聯絡上其他的王子。知道這事的人越少越好。”

  趙蘇也說:“不錯,有二、三壯士,一擊即中,胡主暴斃,他們必亂。”

  祝纓道:“王庭離咱們千裡之遙,你說得太容易了,做什麼都要考慮到最壞的情況。”

  趙蘇道:“是!我備下幾套方案,總有一套能成功的。”

  “好,後天咱們啟程,你們倆也随我北上。”

  “是。”

  ……——

  刺史與項樂等人回京,祝纓便帶上陳放、趙蘇等人北上去。沿途順便檢查一下各地的情況,看有無私自加征捐稅,同時看看老兵新墾田地、與本地人相處的情況之類。

  祝青君提刀上馬,在祝纓的側前警戒。這姑娘身上的殺氣直往外冒,看得林風羨慕不已。蹭到了祝纓身邊,說:“義父,您看,小妹吧,她不能有危險,我不一樣啊!我家裡不指望我,有我大哥呢,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