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9頁)

  “我現在得用他。”

  冷雲往後退了一步:“你要幹嘛?我用得他挺好的。”

  祝纓道:“我在戶部,沒有自己人。您在鴻胪寺,都是自己人,李彥慶又不是一個會藏奸的,您那兒應付得來。我呢?您瞧,這些‘諸侯’,哪個好相與了?得有人來幫我一幫。”

  冷雲的眉頭皺得死緊,眼睛看着祝纓直搖頭。

  祝纓道:“拜托啦,這麼着,我總要托一托姚尚書的,您有什麼相中了要調到鴻胪寺的人,咱們一塊兒同姚尚書講了,您看怎麼樣?”

  冷雲道:“我一時到哪裡找一個這樣的人?哎?你那裡有這樣的人不?”

  祝纓道:“我才有幾丁人?不是我自己帶出來的也不敢薦給您,怕他們誤事。做事細緻周到的也有,您也知道的,蘇喆不錯,可是個女孩子,您敢要,我就敢給。她是真的可以,劉相公手上都過了招的。怎麼樣?”

  冷雲道:“你求我的,怎麼又拿我尋開心了?”

  祝纓道:“誰與你開玩笑啦?蘇喆、祝青君乃至項安,我在北地行轅用得如何?”

  冷雲整張臉都皺了起來,最終搖了搖頭:“還是算了,趙蘇我給你吧,總不好攔着他的前程。記着,你欠我一個人。”

  “好。”

  兩人嘀咕一小會兒,朝會就開始了。

  朝會上也不太平,一件大事就是江政帶過來的王氏的案子。這個王氏是禦史大夫的同族,與王雲鶴之間除了都姓王,再沒别的幹系了。案子委實駭人聽聞,其他的都還好說,“内亂”一條,就不得不重視。

  内亂,十惡之一,是自家人想遮掩,一旦為人所知就不能輕輕放過的罪過。

  皇帝大怒:“世間竟有這等畜牲!大理大理寺卿現在還是空缺的,施季行、林贊兩個人上前。他們二人雖然也很讨厭“内亂”這個事兒,提起來都是大罵,心裡卻清楚,不少人家都會有這樣的事情。大理寺每年辦的兇案,有不少都是因為這個而起。

  二人上前,施季行道:“臣等正在核實。”

  皇帝道:“一定要細細查來!”

  “是。”

  二人都扭頭往後看,江政站得比較靠後,一臉平靜。

  皇帝又說:“刺史張某,竟相幫隐瞞,着他具本解釋!”

  窦朋忙應了一聲,回去發文給當地的刺史。

  ……——

  散朝後,皇帝将王大夫留下。王大夫知道皇帝是問他是否知情之類,暗道一聲僥幸,自己還有機會辯白。

  他随皇帝到了偏殿,皇帝遲遲不說話,王大夫内心忐忑,站在那裡微微搖晃。

  忽然聽到皇帝問:“江政所奏之事,你可知情?”

  王大夫精神一振,忙說:“陛下容禀!臣與彼雖為同族,血脈實遠,分屬兩房。”

  這樣的大家族,多少代下來,分為不同的枝屬,彼此隻在叙家譜的時候有些接觸,如果沒有特别的事由,平時也難有交際。譬如其中一枝因故遷徙了,兩家有相隔上千裡,派人快馬送個信都得找半個月,這還是快的。

  皇帝問道:“據你看,屬實否?”

  王大夫并不去打這個包票,道:“個中情由,臣實不知,隻待大理寺查證。清者自清,若果有違法事,臣又豈敢因私廢公?”

  皇帝道:“爾為禦史大夫,也要謹慎。”

  王大夫恭敬地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