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第7頁)

  鄭熹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趙蘇就勢問道:“您起複了嗎?趁這個機會也是意外之喜,義父知道了,想必也會為您高興的。”

  鄭熹口氣沒有回暖:“有什麼好高興的?她又不是沒進過政事堂!回去見到她之後,告訴她,安安份份在梧州呆着!朝廷不想宣揚這件事,她自貶蠻荒,陛下也就忍了。要是鬧出動靜來,哼!”

  祝纓失蹤了,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政事堂很快冷靜下來,鄭熹又被皇帝臨時召到宮裡商量對策。鄭熹認為,對祝纓,裝作這個人不存在才是目前的最優解。冼敬都知道“不能顯戮”,想幹什麼也要等到事情冷下來。

  所以,悄悄的、就當無事發生才是最好的。朝廷不需要事事都向百姓解釋,普通鄉紳也最好少知道些不該知道的東西。

  趙蘇臉上的笑容沒有減:“是。您知道的,她一向有分寸。”

  鄭熹的臉色更差勁了:“分寸?她的分寸就是來拿捏我、拿捏朝廷的?”

  趙蘇口上說着:“不敢,朝廷豈是能夠随意拿捏的?”

  心裡卻更加踏實了。

  祝纓越獄的那一天就告訴過他了,她必須迅速地消失,這樣才能讓朝廷不會也做不到馬上對她做什麼。

  越獄,是她早就計劃好了的,她孤身上朝,一個人不帶,自己脫身比捎上幾個人容易。當時女監諸人主動幫忙,讓越獄這件事變得更加的容易。

  她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内讓宮廷中相信她已經到了梧州,并且手上握有相應的勢力。如此,才能在天下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完成身份上的替換。

  這個身份必須要朝廷認可,形式上還是朝廷一份子而不是“敵國”。如此一來,針對她的攻讦就會減少、烈度能夠得到降低、形式也能夠忍受。

  朝廷不如二十年前,也不是真的一兵一卒發不出來。不過連年興兵,對朝廷損耗極大。政事堂、包括王叔亮、魯尚書等人在震驚之後,一定也會看出來問題所在。朝廷現在懵了,不會一直懵下去,醒過味兒來多半會采用其他手段遏制她。

  但隻要不涉及到朝廷大軍直接“平叛”,她那些不及、不能、不合适南下的學生、同鄉之類才會免于被明晃晃的針對。

  隻要她不死,就有周旋的機會。接下來就看雙方博弈了。三千裡,真是個很好很好的距離。

  瞧,這不就拿捏住了?

  鄭熹看他低着頭好像很恭順的樣子,心裡累得緊,擺手道:“你去吧。”

  “相公,今日一别,不知何日重逢,還請相公保重。”

  “帶上。”鄭熹說。

  趙蘇不與他客氣,拿上了單子離開書房。鄭府的管事已經準備好了,又将一張存貨的單子還給了他:“請大人查看仔細,上面的東西咱們都沒有動,還在貨棧裡。”

  他們送禮也是這樣,東西存貨棧,拿票送人,收禮的人派人拿着票去取貨。趙蘇送的也是貨棧存貨的票,現在又如數奉還了。

  趙蘇拿了票,道一聲謝,帶着回了家。

  今天,他注定是不能好好地處理他自己的家事了——顧同來了。

  ……——

  兩人再次見面,顧同有點小尴尬。這處宅子已經在收拾行李了,顧同先問:“你,真打算走了?”

  “對。”

  顧同道:“你,等我兩天,我也與你一同南下。”

  “不用了,”趙蘇說,“我南下還有舅家,你南下做什麼?開私塾教學生?還是有人給你安排了新的官做?”

  “當然不是!”

  “那你南下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