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喆高興地說:“當然是贊成!”
其他人也附和。
祝纓道:“好,我先設刺史府。”
她早有準備的,司馬之類的副職是輪職,這個還不變,她自己親自管着“官員考查”即司功,趙蘇做司戶,項安做司倉,小江做了司法,獄丞是周娓。祝青君就還是本州的校尉,管兵馬,侯五被授以司兵之職。
侯五莫名其妙地被安了一個官兒,萬萬想不到自己還有這麼一天。連連擺手:“我不成的。”
“你看家。”
那這倒可以,他同意了。
祝纓又把州學交給了花姐,花姐道:“全州的……我……”
祝纓道:“你看看還有誰能行?就你了。其他職缺,就看這次大戰的表現了。”同時,她又把祝縣的空缺給填了一填。項漁被任命做了縣丞,江騰負責了縣裡的司法,巫仁做了祝縣的司戶,祝文被祝纓任命做了縣尉,祝銀則成為了縣中的司倉。别業所剩的幾個管事,也分别擔任了主簿之類的職務。
祝纓指着藝甘家的方向對路丹青、蘇晟、林風等人說:“你們的實缺在那裡。”
無論是梧州還是祝縣,也都還有一部分的職缺,吏職,祝纓就下令:“祝縣吏職,本縣人可以考取,無論男女。梧州吏職,各縣都可到我這裡來考取,也不論男女。”
接着分派任務。
這次出兵得以祝青君為主,其他各家給她打輔助,所有的兵馬裡,隻有祝青君率領的是經過比較正規的訓練的,其他各縣的比較“烏合之衆”。路果、喜金家可以各少出一百兵,但是要各出一百名說話利索的,向藝甘家宣傳一下祝纓的政策——釋放奴隸。
各家也需要出一部分的糧草,雖然是各自攜帶,最好是統一調配,這方面歸趙蘇管。
兵馬,讓祝青君來安排。
有需要協調的地方,來找祝纓。
陳枚看到這個粗糙的計劃,也有點發懵,不曉得是怎麼回事——這簡直不像是祝纓能幹出來的事。
祝纓卻很清楚,梧州這個羁縻的樣子,這個計劃就夠了。
尤其對手是藝甘洞主,而己方是祝青君。祝青君的本領祝纓知道,故而不給祝青君設限,讓她放手去打。
祝青君也簡單地向祝纓說了她的構思——先偷襲,擒賊先擒王,出奇不易殺進大寨最好。
祝纓又點了林風、蘇晟二人的名字:“你兩個,要監督軍紀,不可燒殺搶掠。”
“是!”
祝纓又對各縣令說:“阿蘇、塔朗、山雀與藝甘不接壤,我、路果、喜金家與之接壤,還照先前的例,有人分土地,有人分财産。如果有意見,現在說。”
蘇鳴鸾道:“我不止一個哥哥,倒想再請求要一個寨子。”
其他人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祝纓道:“可以,到時候計功來分。但是,即使是分給你的寨子,也要釋放奴隸,不能搶完了就走。你走了,這地方别人再拿,就是别人的了。”
這倒是公平,大家都不反對。
唯趙蘇看了祝纓一眼,心道:不應該呀,縱使我不提醒,她也應該知道“分封”的壞處。
但看祝纓一臉的平靜,他心頭一動:别是這些人也要掉坑裡吧?
趙蘇決定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