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第8頁)

  祝青君無奈地一攤手:“教了,也得學得會、學得好。一是語言不通,教得慢,二是原本他們也有經驗,未必肯信一個生人的話。有些陽奉陰違。我與項二郎商議,做出幾個樣子來,讓他們看着哪樣産量高。哦,就是前面那塊地!”

  祝纓點頭:“是個辦法。”

  一路走走停停,相鄰的縣,祝纓走了三天才到了甘縣的縣城,即原本藝甘洞主的大寨。

  項樂卻不在縣城,前來迎接的人是從山城派過去的,其中兩個還是祝纓原來的随從,他們高興地上前:“大人!校尉!”

  祝纓問道:“項樂呢?”

  兩人對望一眼,忍不住餘光瞥到了祝青君的身上,趕緊端正了眼神,說:“昨天接到信兒,西卡家的那個讨厭鬼又來挑釁了。校尉不在,項二郎隻好親自去交涉。”

  祝青君的臉沉了下來,祝纓依舊不動聲色:“有什麼事,先進城再慢慢說。”

第456章

親切

  祝纓先不進城,而是打量起這座縣城。自打把項樂、祝青君派駐到這裡,她這還是頭回過來。

  甘縣的縣城比祝纓那個“别業”還要小一點,規劃也很不規整。它半依矮山,在外面看過去,它的外面圍牆還算新,卻不是一個很标緻的城牆模樣。

  祝縣的縣城,修建的時候是祝纓打的底稿,參考的是朝廷營建城池的标準。甘縣的縣城底子是藝甘家的大寨,寨子就不标準。

  祝青君道:“咱們來的時候就是這樣,也想修整來,隻是一直不湊手,就怕中途被偷襲,工程也大,一時半會兒不能完工。”

  祝纓道:“不必膠柱鼓瑟。”

  祝青君道:“裡面也沒有咱們家那樣規整。底子是原本藝甘家的一個小寨子,藝甘家的老洞主搬過來之後又在外面護建了一些,也沒個規劃,想哪兒蓋哪兒。”

  祝纓道:“原來的寨主呢?”

  “藝甘洞主來了之後沒多久,他的寨子保不住,家裡人也死了,剩下的人跑到吉瑪家去了。”

  藝甘洞主幾代人營建、居住的大寨還在祝纓那個山城的下面,後來藝甘洞主舍棄了那裡,那裡倒是地勢平坦、占地比這個要大。這次被迫搬遷,也可稱為藝甘家與祝纓的一大仇,弄得雙方很難和解,最終不得不兵戎相見。

  藝甘洞主是這一片的頭兒,于是尋了一處還算大的寨子搬過去,不免也來了一個鸠占鵲巢。

  祝纓耳朵裡聽着祝青君的解說,打馬進了縣城。裡面果如祝青君所言,道路也不很平直,依山借勢,顯得兩邊的房子也起伏不平。住在城裡的人倒還算安逸,小孩子也不避人,圍着馬前後地跳,樂呵呵地看熱鬧。

  還有小孩子用花帕族的話沖祝青君喊:“回來了喲!”

  祝青君對祝纓有點不好意思地笑笑,也對小孩子大大方方地說:“對啊,回來了!”

  她的花帕話還帶點口音,小孩子們笑着學她的口音說“回來了”,祝纓聽了直樂。

  也有小孩子問她:“這才是你的男人嗎?”

  祝青君哭笑不得:“哪兒學來的屁話?”

  小孩子對她扮了個鬼臉仍然拿眼晴瞟向祝纓,祝纓已經跳下了馬來,小孩子們往後退了兩步,好奇地打量着她。見她長得白白淨淨、臉上帶點笑,也不兇惡,小孩子們又往前進了兩步。祝青君等人也緊跟着下了馬。

  祝纓從兜裡摸出點糖來,一面給他們分糖,一面笑着說:“不是的喲,為什麼這麼問她呀?又不是走在一起就要是一對的。”

  聽她會說花帕族的話,小孩子們有點小驚訝,又有點理所當然,道:“有人給她唱歌了。”

  一個小姑娘含着糖說:“那是個讨厭鬼,耽誤我們收谷子。你不耽誤我們過活,我們就不讨厭你。你也唱歌嗎?”

  很快,有大人過來拉孩子回家。祝纓自到梧州之後更加不講究吃穿,祝大死了她要穿孝,新制的衣服就都是普通的細布,出門的時候張仙姑經她準備了不少換身的衣服,也都是從這些裡面拿。與在京城時的精細打扮不可同日而語。

  可是,它是新的、還沒有補丁,式樣也與普通人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