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第1頁)

  甘縣過得,比其他幾縣是要差一些。

  祝纓吃過了早飯,又往縣城裡轉去,她還是老樣子,好在街上蹓跶,不時往路邊一蹲,就跟老人、小孩兒閑聊。遇着個賣竹筐的手藝,還幫人家破竹篾,一邊破着竹篾,一邊聊,身邊很快聚了一圈的人。

  說是巡視,也不急着去邊境,也不急着召項樂回來。倒是整個甘縣的大寨都知道有這麼一位大人,學什麼都很快,還拿竹篾編蝈蝈給小孩兒。遇着可憐的人,還要順手幫個忙。寨子西牆根下那個柴刀斷了,沒錢換新的小子,就得到了一把新柴刀。又很厲害,一眼就分辨出了正在争一個笸籮的兩個鄰居,誰才是笸蘿真正的主人。還把一個欺負姑娘的小流氓給親自打了。

  等到項樂從邊境回來,滿寨子裡的小孩兒已經不叫祝纓“大人”改稱她為“姥”了,雖然看着不太像是一個印象中的婆婆嬸嬸的樣子,可是管它呢!姥說了“你們認得我這樣子就是了”。

  他們覺得,“大人”如項樂,不如“姥”親切可敬。

  項樂從外面回來,路上人再稱他為“大人”的時候,他總覺得“大人”這個詞,在他們的口氣中變得不那麼親熱尊重了。

  …………

  項樂直接回縣衙,衣服沒換就得到祝纓的最新情況,忙說:“大人現在哪裡?快帶我去迎接。”

  賬房道:“怕是在城東。”

  項樂道:“前面帶路。”

  匆匆找到祝纓時,天也暗了下來。這一天,祝纓新去了一個打鐵的鋪子,正圍着個破圍裙,跟鐵匠學打鐵。看到項樂,祝纓對周圍的人說:“我去看看他,别耽誤了你們的正事兒。明兒我還來。”

  解下了圍裙,項樂也跑到了面前:“大人,您怎麼……”

  祝纓擺一擺手:“回來了?回去說吧。”

  “是。”

  項樂也是知道祝纓的脾氣的,他倒也不怕,他在甘縣也沒有作威作福魚肉百姓,那就不用怕。

  饒是如此,路上還要解釋:“人手不足,有時做事不得不糙一些。此地又不認王法,有些習慣也不合。我隻能分辨個對錯,輕了重了,未必周全。”

  祝纓笑笑:“做得還不錯。”

  項樂頓時高興了,忍了忍,等進到縣衙才說:“西卡家的那個小子,着實惱人,不過,看着倒有一點誠心。”

  “哦?”

  項樂也不知道要怎麼跟祝纓解釋,如果是以前,他會給祝纓一個“男人都懂”的心領神會的眼神,但祝纓她是個女的啊!

  想了一下,他說:“如果有這麼對三娘,我也不會覺得他是圖謀不軌。就是……”

  祝纓看着他為難的表情,大概知道了他的意思,對方看着還行?

  項樂看祝纓的表情,也松了一口氣:“不過,還要看青君,妨礙到青君、妨礙到大人的安排,也是不行的。西卡,如果能夠兵不血刃,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青君年紀也不小了,草草嫁了,恐怕不好,要門當戶對,梧州頭人的孩子,我看配不上她。青君也沒有家人宗族,如果有一賢内助,她也能省些心,更能專心建功立業。”

  說着說着,項樂竟惆怅了起來,他想起來自己的妹妹,如果妹妹也能有個賢内助……

  祝纓道:“此事不急,過幾日我往邊境上瞧瞧去,見着了,再說。”

第457章

真心

  項樂回來了,就不能再讓祝纓等人在旁邊的“兵營”裡湊合了。他又要張羅收拾了房間主祝纓住下,祝纓道:“不用啦,搬來搬去的麻煩。我瞧你這兒也不過才安定下來,就甭忙我了。”

  項樂道:“縱使您不想挪動,大娘子她們住在營裡恐也不方便。”

  花姐是與祝纓一同到甘縣的,随行還帶了幾個女學生。女學生不是山外新近上山的那幾個,是花姐已經教習數年的,也都能看些病、醫些人。花姐一動,就是施醫贈藥來的。這幾天她與祝纓分頭行動,各忙各的。

  以項樂以前的經驗,祝纓要巡視邊境,花姐多半是留在寨子裡,大寨忙過了,再往附近的小寨裡接着瞧病人。祝纓與花姐,雖然同行,卻并不是一直在一起的,則花姐還是搬到衙門裡住着的好。既然要搬了,不如祝纓一起搬到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