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相對比,這邊隻是小勝,與預期差得還挺遠。初次上陣的新兵表現也差強人意。
祝青君倒不氣餒,道:“那就換個打法,反而更好辦——逐個擊破。沒有共主,哪來的聯軍?來吧,看看先揍誰!”
一群人才又重新振作起來,林風覺得西卡人比較好打,吉瑪更硬一點,柿子還是捏軟的好。祝青君道:“當然是打硬的,打軟的,硬的必幫,打硬的,軟的未必會幫。”
路丹青道:“話雖如此,軟的家在這裡,為了自己的家,他們也會拼命。”
“佯攻,牽制。”祝青君也是想好了的,“不必殲滅,隻要騷擾、恐吓,讓他不能與之合流就行。一塊一塊的切下來,吃掉。吉瑪勞師遠征,又不是團結一緻,吃幾次敗仗、糧草不濟,他們就得散。吉瑪一退,西卡就好辦了。”
蘇晟道:“我看行。”
路丹青道:“我看也行。”
祝青君問林風:“你呢?”
林風想了一下,道:“可以。不過,咱們的兵馬夠麼?”
祝青君道:“打完這一仗就請示姥輪替。”
林風有點緊張,他的人傷亡最多,問道:“怎麼分兵?”
祝青君道:“糧草的事,咱們吃了消息不夠的虧,要再派斥侯探訪清楚才好。對了,懂西卡話的人湊齊了沒有?讓他們喊話!凡來投的,都許放為良民。探清楚了再動手。吉瑪這幾家,咱們先選其中一家,我率部主攻,你與丹青攔援軍,蘇晟,你守家。”
三人都無異議。
斥侯派出,兩日後便來回報,對面“聯軍”的分布也更清楚了,祝青君選了吉瑪其中的一家,他們的駐地離别人略遠,更方便分割。她主攻,林風率部設伏攔截西卡方的救援,路丹青管吉瑪其他家的求援。蘇晟與祝煉保持聯系,以防有人偷家。
衆人率部離開,祝纓派的信使也到了甘縣,“大戰”已然打響,他到大營撲了個空。非但如此,還被蘇晟給捆了起來!蘇晟守家,既興奮又擔心,凡事小心沒有錯,把人捆了一差點暴打。
好在來人帶了腰牌,官話講得也不錯,還有公文,蘇晟才放下戒心問他何事。
信使倒是認識蘇晟,将事情對蘇晟講了,蘇晟道:“他們都上去了,現在怎麼送信?隻好等打完了。”
這一夜蘇晟也提心吊膽,就怕遇到偷襲,他自己緊張得睡不着,一夜爬起來八次巡查。虧得一夜風平浪靜。次日,前線下來一批傷員,他又安排救治,又問前線情況,得知進展還算順利。祝青君是偷襲,還是夜襲,比較順利。
另一邊路丹青、林風等人也沒有敗,隻是有的大赢有的小赢。
祝青君那裡為俘虜耽誤了些時間,回來得會稍晚一些。衆所周知,人都是要吃東西的,俘虜也不例外。這些俘虜多是青壯,吃得更多。這樣的俘虜通常很難安置,放走,是給敵人送兵,留下來對他們壞了,要反抗,對他們好了,養不起。讓他們幹活,得跟看奴隸似的防着逃跑和破壞。
這也是許多時候會“殺降”的原因。殘暴是一個原因,不好處理、産生不了足夠的價值才是根本的原因。
對付這件事,祝纓也早有安排。分人,頭人之類是必須要殺的,死忠,既然死忠了也就殺了。下面的小頭目人數不多,又可能知道一些事情,扣押,這個花不了太多的糧食,看押也不用太大的精力。扣下來先審,視情況而定。
普通的青壯,直接給兩天口糧放走你。
由于需要甄别,花了一點時間。
蘇晟卻不敢多耽誤山雀嶽父的事,派人把信送到了在外的祝青君手上。祝青君當機立斷,派人給林風送信:“打完了就回去,你爹生病了。你順便把捷報給姥送過去,算你公幹。”
……
林風帶兵趕回大營,金羽已經帶着輪換的土兵來了,雙方很快辦了交割。金羽告訴他:“蘇家小妹也到山城了。”
林風無可奈何地道:“到便到吧,姥那裡也得有人守衛,我得回家。”
帶着殘缺了的兵馬、捷報,林風歸心似箭。
山城裡,祝纓已經将一切準備停當,接過了戰報便交給了趙蘇去處理:“該記功的記功,撫恤、賞罰,都照着先前的規矩辦。一定要盯緊,絕不許有人中飽私囊,貪點錢也還罷了,要是撫恤到不了傷兵、遺屬的手裡,損害的是咱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