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婉道:“那你的人手豈不是又不夠了?我這裡還能再勻出兩個人出來。對了,我還遇到兩個很聰明能幹的西卡人,隻是不識字,但腦子夠用的,也可以應急。其實,有些事兒要不強求必會寫字,不識字的土人也可以用。”
祝煉道:“道理都懂,但咱們是要将這些都納入戶籍。原本統計就很粗疏了,散落山野的人也不能盡數記載,再連粗疏的都不做,這一片地方還能算是姥的嗎?姥要的,是編戶,是一呼百應。你隻管做你的,我分一些熟手,再帶些小崽上路,邊幹邊教。學徒都這麼來的!去吧!”
蔣婉隻得帶上丈夫上路。
祝煉則硬住了幾天,直到巫仁前來報到。
祝煉不讓祝纓操心,自己先跑去看一看,為的是有個心理準備。
到了先吃了一驚:“這是?”
巫仁身邊還跟着一個少女,約摸十二、三歲的樣子,與巫仁長得很像,祝煉心道:你偷偷生孩子去了?
一旁林風大大咧咧上來擁抱了一下祝煉,道:“大郎,又見面啦!我又帶了人來了!我們住哪兒?”
祝煉按下了他,道:“聽老師安排。哎,小巫,你這……”
巫仁大大方方地說:“這是我的孩子。”
祝煉腳步有點飄地領他們進府:“那個,孩子,老師可能會問,以前沒聽說你,那個。戰時。你。”
巫仁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道:“就是戰時,帶她來幫忙的。阿寶她們與她也差不多大,她們能做事,她也能的。會寫會算的,可以的。”
到了祝纓面前,祝纓果然也很感興趣地把林風先放到一邊,問巫仁:“這是哪兒來的?”
巫仁道:“這是我的孩子。”
好在祝纓不是祝煉,直接問:“誰生的?”算算日子,十幾年巫仁應該已經到了山上了,如果有事兒,花姐應該會告訴她的。
巫仁笑道:“從我弟那兒抱來的。三娘家裡想給她過繼個兒子,老夫人看了,就問我以後怎麼想的。我一想,向家裡一說,爹娘弟弟都說老夫人好心提醒。家裡要給我也過繼個兒子來着,我想,我又不會帶孩子。
可咱們府裡的女孩子都養得特别的好!如果隻有侄子,硬着頭皮也得帶侄子。可既然有侄女兒,那就好辦多了!依葫蘆畫瓢,它有個榜樣啊!将來一定能養好的!”
你還真是個天才!祝煉想。
可仔細想想,也确實是這個理兒。天下,哪裡有比祝纓這裡更适合養好一個女孩子呢?
祝纓對那個小姑娘招了招手,小姑娘倒也大方,上前福了一福,祝纓拉着她的手問道:“你叫什麼呀?”
“巫雙。”小姑娘說,聲音脆脆的。
巫仁道:“她是老二,上頭有個哥哥,一生下來她爹就說,這下兒女雙全了,就取了這個名兒。”
“挺好。”祝纓說。又問她除了官話,還會不會方言、會不會奇霞話、西卡話之類。
巫雙道:“祖母讓我學過一點兒奇霞話,西卡話還不會。”
“好,慢慢也學點,在這裡與人說話用得到。”
取出一份文具,裝到招文袋裡給了巫雙小姑娘,又讓巫仁帶侄女也先休息:“你先帶着她做事,待語言熟了些,與阿寶她們一道也要外出當差的。”
巫仁也不問當什麼差,放心地說答應了:“趙大人還命下官又帶了些幫手來,說是怕您手下人手不夠使。”
祝纓笑道:“很好。”趙蘇那裡有着梧州最大、最好的學校,看來他與花姐等人一直在努力。
祝煉見此情形也放下心來,次日便向祝纓辭行。祝纓道:“照顧好自己,做好過冬的準備,今冬,咱們不停。”
“是。”
送走祝煉,巫仁深一腳淺一腳地跟在祝纓的身邊,問道:“大人,接下來要我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