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煉一切都以:“我們蠻夷就是這樣的,先活下來,再說。”
接着,姚辰英來了,他要征稅:“她不能再幾年不交稅。”
祝煉道:“可以,隻要路通了,梧州還是照交。”
姚辰英便說:“節度使與刺史,總要有些區别的。”
“新附之地,草圖是畫來了,人口統計,您知道的,得花些時間。我們蠻夷,素無文字,都是從頭開始,您得容我們幾年吧?”
“幾年?”
“五年?十年?您想啊,得教會人識字。”
姚辰英才不吃他這一套呢:“缺人是吧?我這兒人多了。”
“我怕他們到南方水土不服,您知道的,北人南下,多有病死的。”
雖然每每都能有理由搪塞,可是對于祝煉而言,姚辰英可比政事堂糟心多了。因為姚辰英決定:“好,那咱們一個州一個州的捋!設州,要有人口,對不對?人口不夠,設什麼州啊?”
就很煩!
祝煉有些想跟路丹青換一換了,路丹青多少帶一點“頭人小姐”的脾氣,與姚辰英對上,她不弱啊!祝煉有點讨厭自己這個不太會冷臉的性格了。
雙方從年前争到年後,直到二月末,才勉強地達成了協議。皇帝終于同意了“安南”而沒改成什麼“鎮南”之類,趙蘇依舊得到了梧州刺史,總算祝煉堅持得住,要麼全接受、要麼全不接受。
當然,代價也是有的——納稅。
三年免征,但是三年之後,得照梧州的例來征。
接下來,就是朝廷派使臣到安南去冊封了,祝煉知道這個程序,在與姚辰英談妥之後,便與路丹青兵分兩路,分别前往鄭、陳二相府上。
這個使臣,得是“自己人”,至少也得是個願意為安南說話的人。
第498章
意外
陳萌一聽說祝煉上門,頭就開始疼了,眼睛鼻子皺到了一塊兒,樣子怪極了。
陳夫人看他這副怪樣,好氣又好笑:“至于麼?三……呃,那位在京的時候你都沒有這樣過,快請進來吧,再有什麼事兒。我算着日子,他們也快要回去了,許是來辭行的。我準備了些禮物給她家太夫人,單獨送了去不太好,正好讓他捎回去。”
陳萌道:“你不知道,祝子璋當面沒怎麼為難過我,這個不一樣,我以前怎麼沒發現他這麼難纏呢?”
“别發牢騷啦,快點兒。”
祝煉于是被請到了小花廳裡,朝夫婦二人拜了拜,陳夫人笑道:“我家與你老師是通家之好,你偏這麼多禮數,快坐。腳爐子呢?”
陳萌說了一句:“坐吧。”
祝煉才去陳夫人給他指的位子上坐了,仆人又搬來了腳爐。還是陳夫人寒暄,問他這一冬住得可還慣。祝煉道:“多謝夫人關懷。打天還沒冷透的時候到京,慢慢适應,還好。”
陳萌道:“我料你也不缺這點兒炭,今天又有什麼事啊?”
他上頂着耍脾氣的皇帝,下又遇着一口一個蠻夷的祝煉,還不算朝廷的日常事務,糟心得很。
祝煉聞言,将茶盞放下,起身一拱手:“臨行前,老師面授機宜,說有件事兒不能寫在奏本裡,也不要寫在信裡,要當面向您講,聽聽您的意思。您要答應了,咱們再商量怎麼辦。您要覺得不妥,就當我什麼都沒說。”
陳萌夫婦對望一眼,陳夫人起身對仆人做了個手勢,仆人依次退出,陳夫人走在最後。祝煉忙說:“老師說,有大事,本也不必瞞着夫人。”
夫婦二人又望一眼,陳夫人轉身坐了回去,示意仆人把門帶上。室内昏暗了起來,炭盆的火、燭光,将屋子鍍上了一層暖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