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第3頁)

  現在的早朝與先時又是不同,皇帝的身體時好時壞,所以朝會的時間更短,百官能夠見到皇帝的機會更少。通常是皇帝露一個面,丞相又或者六部九寺簡單說一兩件事,然後朝會就結束了。接下來皇帝就可以用一種比較舒服的姿态來聽丞相彙報公務了。

  今天,年輕的皇帝斜卧在榻上,聽三個年老的丞相彙報事務,以及向他提出建議。小事,他已經不聽了,現在說的都是大事。

  三人聯署的第一件事,就是請示天下縣令輪流進京,選派能員幹吏去地方上抑兼并、括隐,以示朝廷重視地方治理。皇帝道:“可。”

  他也知道,地方上是需要整頓的,以前是狗咬王八無處下口,隻好不去看、不去想。現在丞相們有辦法,開始做了,皇帝自然贊同。

  皇帝還饒有興趣地說:“今年秋冬,我必要親自見他們一見。着吏部将各人的履曆、曆曆年考語揀出來。”

  第二件是開科舉,縣令是親民官,有不合格者當黜,空出來的地方不能沒有長官,所以要開科舉,以選賢才補進。

  皇帝也同意了。

  接下來是北地的事情,姚辰英在準備與胡人決戰了。皇帝從榻上坐直了:“戰況如何?”

  祝纓道:“已收複大半失地,隻剩最後擊退胡人,就能全複國土了。”

  皇帝恨恨地道:“胡兒可恨!不能直入龍城給他一個教訓麼?”

  王、施二人都吃了一驚,眼下朝廷這個樣子,還要反擊?胡人被頂住了,不代表官員有那個本事北進。現在出征都用到丞相了,還想要怎樣啊?!!!

  王叔亮道:“萬萬不可!”

  皇帝問道:“為何?”

  祝纓忙說:“陛下,齊王更重要。”

  皇帝這才意興闌珊地道:“也是!”他對齊王着實上心,又問了一遍,“齊王在前線否?能生擒否?”

  祝纓道:“胡人怎麼可能讓他逍遙?姚辰英也不是庸材。”

  姚辰英北上,雖然是無奈之舉,但是與祝纓一樣,對手一旦遇到她,就算是倒了大黴了——倆人都挺陰險。正面交戰之外的手段,也玩得很溜。祝纓是挑撥,姚辰英就很直接了,隻要見不到齊王在對面戳着,他就準備說齊王死了。

  齊王隻能出來,一直留在最危險的地方。他是一面旗,一旦不見了,同情他的人就無所依附,他是跑不掉的。

  皇帝又躺了回去,恹恹地道:“也還罷了。這一仗一定要分個勝負,不能讓他逃了,以免留下禍根。”

  丞相也隻有點頭而已。

  此外的細務皇帝就不過問了,隻一會兒功夫他的嘴唇就開始泛白,臉上也出了點虛汗,丞相識趣告辭。

  ……——

  出了大殿,三人互看一眼,王叔亮道:“再催一催姚相公吧,問問他有沒有可以薦為東宮師傅的人。”

  施季行道:“大戰在即……”

  王叔亮道:“你看陛下。姚相公出征一趟,回來一看什麼都不認識了,會怎麼想?”

  祝纓道:“問是要問的。”

  三人邊走邊說,王叔亮小聲對祝纓說:“你把禁軍都換了?等他回來,又要磨牙了吧?”

  禁軍最早,是開國時的精銳、心腹,與鄭侯等幾家關系頗深,後來屢次更疊,終是姚辰英與禁軍關系更密切。

  祝纓道:“他回來了,什麼都是可以商量的。”

  施季行一挑眉,祝纓道:“我說話算數。”

  行,你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