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國的攻打,外加老百姓的民憤,這兩者加起來,都表明了楚玄辰死不得這個事實。
弘元帝雖然很憎恨楚玄辰,巴不得他死,可這個緊要關頭,卻不得不需要他。
他要依靠他平民憤,抵禦天盛國。
天盛國是因為聽到他死掉的消息,才想偷襲楚國,如果他活過來,天盛國懼怕他,一定會撤兵。
蘇明也道:“皇上,這樣看,璃王的确死不得,一是他真的死去,敵國就會來犯,沒有他的領導,鐵血軍團不一定能發揮作用,到時候兩國打起來,又是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最重要的是,内憂外患一起來,會影響楚國的穩定。”
直白的說,就是會影響皇帝的皇位,沒有楚玄辰在,是沒人能打過風錦夜的。
“是的,朕要馬上傳令下去,讓璃王妃務必救活楚玄辰,不管付出怎樣的代價,都要将他救醒過來。”弘元帝不得不道。
第251章
晉王被打
晉王一聽,頓時不服氣的道:“父皇,咱們楚國又不是隻有他楚玄辰一個将軍,兒臣也可以和天盛國打仗,你讓兒臣率領鐵血軍團去抵禦天盛國,兒臣相信,兒臣一定會打勝仗,确保楚國安甯。”
“你就算了,你有幾斤幾兩,你以為朕不知道?朕要是把軍隊交給你,還不被你搞得一塌糊塗?你連你家門口的老百姓都解決不了,朕怎麼敢把天下人的性命交到你手裡?”弘元帝怒道。
晉王不服氣的噘嘴,“你都沒給過兒臣機會,讓兒臣去試一試,怎麼知道兒臣不行?”
“朕以前沒讓你試嗎?讓你在邊關打了好幾場戰役,人家是以少勝多,結果你,每次都是以多敗少,回回都打敗仗。浪費朕的軍饷不說,還白白犧牲了好多将士的性命,鬧得民怨沸騰,置邊關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你先把内政管好,再談打仗,打仗真不适合你。”弘元帝恨鐵不成鋼的說。
“可是父皇……”
晉王還想說話,弘元帝已經生氣的打斷他:“你給朕閉嘴,你把今夜的事情搞砸成這樣,還敢私自拿兵符去調軍隊,來人,把晉王拖下去,重打三十大闆,然後把他擡到老百姓面前,讓他給老百姓道歉和認錯!”
“父皇,你怎麼能這樣對兒臣?三十大闆兒臣可以忍,可是讓兒臣給那幫刁民認錯,那不是變相的承認兒臣錯了嗎?兒臣以後還有何顔面面對天下人?”晉王一向瞧不起那些老百姓,認為他們都是蝼蟻,他怎麼拉得下臉來,向他們認錯。
蘇明趕緊按住晉王的身子,勸道:“王爺,不可再和皇上作對了,皇上此舉是為了幫你平民憤,也隻有這樣,民怨才會平息,皇上這是在救你。”
況且,犯了那麼大的事,隻是三十大闆,這都是輕罰的了。
晉王聽到蘇明的話,頓時不敢再叫嚷了。
他知道皇上的性格,如果他再叫嚷下去,後果會更慘。
所以最後,晉王被拖了下去,被重重的打了三十大闆,打得他渾身是血,皮開肉綻,奄奄一息,然後被擡去了晉王府,擡到了老百姓面前。
他被打得越慘,才能越快的平息掉老百姓的怨氣。
皇上當時還派人下了一道聖旨,說此事是晉王的錯,是他年輕氣盛不懂事,生性魯莽造成的,皇上勒令他彌補自己的過錯,向王府門口的老百姓道歉和認錯。
聖旨還說,璃王并沒有死,璃王是國之重臣,是國家的保護神,皇上一向看重他,皇上正在命人奮力的搶救中,請老百姓放心。
這樣,老百姓的民怨才慢慢平息,晉王府的危機才暫時解除。
現在,老百姓們隻等璃王的結果了,如果他還活着,那民怨就會真的平息,如果他死了,那民怨是怎麼都平息不下來的。
接着,弘元帝又緊急拟了道聖旨,讓柳公公帶去璃王府。
聖旨的内容是,皇上下令,要璃王妃務必全力救治璃王,一定要治好他,他不能死,如果他死掉,皇上會拿整個璃王府是問。
第252章
務必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