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第3頁)

  立即有人道,“王爺,如今你治理了洪水,有豐功偉績。咱們應該給你立碑記功,以紀念你帶領江州百姓治理洪水的功績。”

  楚玄辰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忙拒絕,“不用,本王做的隻是份内之事,不需要立碑記功。”

  百姓們見楚玄辰不貪功,不記功,心裡更加佩服他。

  此時徐公公的一張老臉都變成了大染缸,他不敢置信的盯着這一切,“璃王,這,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你挖的這些池塘,真的有用?”

  “公公不是看到了嗎?這些池塘抵禦住了洪水,所以張世藩參奏的事情根本就是誣告,還請徐公公先行回京,将治水成功的消息禀報給皇上。等本王做好善後事宜,自會回宮面見皇上。”楚玄辰冷聲。

  看到楚玄辰如此得民心,還真的反敗為勝,扭轉乾坤,徐公公心裡嫉妒得要命,表面上不得不道,“那好,那咱家趕緊回京,向皇上複命。璃王,你處理好善後事宜之後,務必盡快回京,向皇上說明一切!”

  徐公公說完,不敢久留,趕緊領着人灰溜溜的走了。

  -

  見老百姓們都哭着感謝楚玄辰,張世藩一張臉已經黑如鍋底。

  楚玄辰一下子得了那麼多民心,如此受人尊敬,恨得他牙癢癢。

  陳錫站在他身旁,小聲的問,“大人,那兩道奏章,咱們還要送嗎?”

第1817章

惹得民怨沸騰

  “還送個鬼!沒看到楚玄辰抵禦住洪水了嗎?趕緊把那兩道折子燒了!”張世藩怒道。

  “是,大人。”

  “張大人,本王說過,這治水之事本王早有部署,本王一直叫你不要輕舉妄動。昨夜你為何不聽本王的命令,私自調兵轉移百姓,折騰百姓,鬧得人心惶惶,怨聲載道?”這時,楚玄辰已經走向張世藩,沉聲道。

  張世藩聽到這話,面色一僵,“本官也是因為心疼百姓,想保護百姓,才轉移他們,本官的出發點是為老百姓好。”

  “本王聽說,你還派兵向百姓們散布謠言,誣陷本王,損害本王的名聲?”楚玄辰深沉道。

  “王爺此言差矣!這嘴長在人家身上,本官可控制不了。王爺自己不得人心,惹得民怨沸騰,可與本官無關!”張世藩冷哼了一聲。

  旁邊的陳錫忙站出來打圓場,“王爺,那些話可不是張大人說的。是王爺昨夜一直不行動,百姓們才心生猜忌,懷疑了你幾句。不過幸好今天真相大白,百姓們已經知道王爺是為國為民之人,不會再有人誤會王爺了。”

  陌離道,“張大人說得是,這嘴長在人家身上,誰也控制不了。張大人如此折騰百姓,現在,那就請張大人,好好的享受百姓們的狂風暴雨吧!”

  風水輪流轉,現在,轉到百姓們來罵張世藩了。

  張世藩被這話氣得七竅生煙,可是卻找不出話來反駁陌離,隻得冷哼一聲後,帶着人憤憤的走了。

  -

  接着,楚玄辰又帶着雲若月檢查了一下這些池塘。

  雲若月看完後,道,“王爺,現在這調蓄塘已經起了作用,咱們還要派人修築河堤,加固河道。讓這堵和疏相結合,才能真正的控制住洪水。”

  “好,本王會派人去加緊修築河堤。這江州的洪水已經治理好,那下遊的其他城市,也是這樣治理嗎?”楚玄辰問。

  畢竟江南很大,光治理江州一個城市可不行,要把整個江南的洪水都治理了,才能救更多的百姓。

  雲若月道,“是的,下遊的其他城市也可以用此法治理。要讓所有城市的水系相連,形成一個排水系統,讓洪鋒錯開,再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緩緩消融,分開放水。比如,今天??x?規定江州放水,明天就讓青州放水,再把這些池塘挖深,形成長流水,讓池塘的蓄水能力變強。這些水還可以用來養魚和灌溉莊稼,江南本就是魚米之鄉,再治理了水患之後,就可以引導百姓緻富。”

  “好,本王這就傳令下去,要各級官員按照江州的模式來治水。”楚玄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