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8頁)

  楚玄辰道:“回皇上,張世藩隻是誣告,當時臣在部署時,他百般阻撓,從中作梗,想破壞治水大計。後臣查到他魚肉百姓的數十條罪狀,他身為巡撫,卻貪污受賄、強占農田、濫殺無辜,還敢對皇上賜的尚方寶劍不敬。他藐視皇上,目無法紀,帶領官員作亂,還想刺殺臣,臣才當場将他斬殺!”

  弘元帝早知此事,他心道:這楚玄辰果然膽子大,敢殺張世藩。

  不過這張世藩是蘇明的人,為防蘇明勢力坐大,這樣的人,殺了便殺了。

  蘇明聽到這話,一雙眼睛已經陰沉的眯了起來。

  他森寒的瞪了楚玄辰一眼,眼裡閃過一絲憤懑和殺機。

  張世藩是他的人,楚玄辰一點面子也不給,分明是在斷他的羽翼。

  等着,他一定不會放過他。

  弘元帝看向楚玄辰,道:“朕賜你尚方寶劍,就是為了震懾作亂之人,你在江州本就有生殺予奪之權,張世藩如此藐視皇權,結黨營私,這樣的亂臣賊子死不足惜!其他與案件有牽連之人,朕會派人再行調查。至于那知府蘇誠,朕念在他及時悔改,檢舉有功的份上,就留他一命,隻革他的職,讓他告老還鄉即可。”

  “皇上英明。”所有人道。

第1866章

嫉妒的弘元帝

  弘元帝聽到百官的稱頌,眼裡閃過一絲滿意之色。

  這時,弘元帝看向賢王,道,“這次治水,賢王也大有功勞。賢王在青州做了很多事,立下大勞,甚得民心。朕決定,擢升賢王為京兆尹,讓他管理京城的治安和防務。至于府尹張清,朕升他為工部侍郎,衆卿可有異議?”

  楚玄辰淺淺斂眸,他很淡定,皇帝要扶持賢王,這是早晚的事。

  至于張府尹,這是明升暗降,工部侍郎隻是個虛職,并無實權。

  看來,皇上很想除掉他的這條臂膀。??x?

  衆官員見皇上這麼說,知道皇上決心已定,他們哪裡敢有異議。

  這治水最大的功臣明明是璃王,皇帝卻重獎賢王,這偏心得有點過頭了。

  他們當即搖頭,“皇上英明,臣等并無異議。”

  賢王立即單膝下跪,道:“臣謝主隆恩。這次治水,有一個最大的功臣,她就是璃王妃。她身懷六甲,還跟我們跋山涉水去江州。璃王妃見識廣博,冰雪聰明,多虧有她想出來的調蓄塘之法,這次治水才能成功。”

  弘元帝點頭,“嗯,璃王妃的本事朕早已見識過。璃王,此次你們夫婦治水有功,朕自當嘉獎。但你已是護國大将軍王,是軍中最高長官,委實升無可升。朕聽聞,你昨日誕下兩個孩兒,那朕就賜他們一人一塊封地,再賜金銀珠寶、绫羅綢緞各十箱,如何?”

  弘元帝昨夜聽說楚玄辰生下一對龍鳳胎,不過孩子生來就帶着胎毒,很難存活,所以賞他們兩塊封地也沒什麼。

  到時候,他叫人挑兩塊荒地賞賜,既能堵悠悠衆口,又不會增強楚玄辰的勢力。

  “臣謝主隆恩。”楚玄辰道。

  皇上賜的封地,必定是不毛之地,拿來沒用不說,估計還會倒貼。

  不過他不在乎這些,隻要皇上别借題發揮,向他發難就行。

  -

  退朝後,楚玄辰一走出金銮殿,官員們就全都朝他湧了上去,朝他誇了起來。

  “璃王殿下留步,這一次還真是多虧了你們夫婦,以前江南每年因為洪水,都要淹死很多人,有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幸好璃王妃想出的這個法子,才救了大家。”

  “璃王這次不僅自掏腰包赈災,還叫手下去鄰國買了兩批糧食。多虧他的這些糧食,才能平抑江南的糧價,拯救饑荒的百姓。”

  “璃王和賢王都在為百姓做實事,讓百姓安居樂業,造福千秋萬代,是我楚國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