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王殿下請留步。”韓太傅走上前,客氣地道。
楚玄辰停下來,掃了衆人一眼,道:“太傅請講。”
韓太傅難受地歎了一口氣,道:“璃王,皇上自從迷戀上道術之後,現在變得越來越昏聩。他不問國事,不管朝政,明日我準備帶領大家繼續上疏,勸谏皇上。璃王,你能不能和我們一起?”
李進道:“是啊,璃王,有你在,一定會事半功倍。”
楚玄辰沉了沉眸,道:“韓太傅,李太師,你們為國為民的心情本王很理解,剛才韓太傅為了百姓以死相谏,本王也很感動。但是現在皇上已經昏庸無道,閉目塞聽,無論你們說什麼話,他都不會聽的。”
“璃王,你是何意?”韓太傅道。
楚玄辰道:“皇上現在隻聽得進迎合他的讒言,剛才他在大殿上已經大發雷霆。本王認為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諸位不可繼續上疏,以免再次觸怒皇上。”
“璃王,你的意思是,皇上變成這樣,咱們就放任不管?如果我們再不管的話,楚國危矣!”李進痛心道。
楚玄辰道:“本王同你們一樣,同樣十分擔憂國家和百姓。但是皇上現在根本聽不進去忠言,如果貿然進谏,不止沒用,說不定還會賠上大家的性命。勸谏皇上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得另想辦法。”
韓太傅歎氣道:“璃王說得不無道理,皇上現在的确是一意孤行,執迷不悟。看來此事我們得從長計議,找準時機再說。”
楚玄辰點頭,道:“嗯,幾位放心,本王回去也會另想辦法。本王絕不會讓先帝的基業毀于一旦,更不會讓百姓都被逼為賊寇。”
說着,他狠狠地捏緊了拳頭。
接着,大家說好不再上疏後,全都各自回家。
-
可是韓太傅一到家,李進和董長風他們也全都來到了韓府。
看到李進等人,韓太傅是一愣。
他道:“諸位,怎麼了?”
李進道:“太傅,璃王是為了我們的性命着想,才叫我們現在不要上疏。可是我等思來想去,發現我等的性命是小,國家的興亡是大。我們已經決定要繼續上疏,哪怕觸怒皇上,被皇上砍頭,我們也在所不惜。”
董長風道:“是啊!現在情況越來越嚴重,大不了賠上我這條性命,我也要拼死直谏!”
韓太傅道:“此事你們可有和璃王商議過?他可同意?”
李進道:“我們沒有和他商議,此事我們并不想連累璃王。朝中像璃王這樣為國為民的人本就不多,他萬不能出事,他一旦出事,更無人替百姓說話,所以這件事我們不想把他牽扯進來。”
董長風道:“是的,璃王夫婦一直在想辦法改善民生,他們是楚國的希望,我們不能連累他們。這一次,就由我們幾個去向皇上進谏,反正我們豁出去了!”
韓太傅看到大家言詞懇切,十分齊心,也激動地道:“好,這次就由本官來帶頭,咱們趕緊寫奏疏,明日一早,咱們就将奏疏呈給皇上。”
“好,韓太傅,那就這麼說定了,那我們先回去寫奏疏了!”李進道。
“好,幾位慢走。”韓太傅道。
-
睿王府
睿王回到王府後,把今天在朝堂上發生的事告訴了睿王妃.
說罷,他道:“本王聽說韓太傅今天以死相谏失敗之後,他不僅不收手,反而還要聯合更多的大臣一起上疏,他們這群人倒是挺有勇氣。”
睿王妃轉了轉眼珠,眼裡閃過一絲算計,“王爺,韓太傅此舉對你大大有利。你如果把握住這次機會,說不定可以得到父皇的信任。”
睿王陰冷地眯起眼睛,“靜儀,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