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律師的必要條件就是能夠辨明是非不被委托人的想法所左右,因為有些委托人會說謊話,我認為作為律師,最主要的是要保證有着事實依據才能夠進行法律上的判斷。”
“.….”
“我的看法是,一名律師首先要保護好自己,因為庭審太過複雜,要多多的鍛煉身體,萬一出現什麼意外,也能有自保的能力.…畢竟在某一方面來說,律師是弱勢群體.…”
.….….
這些學生一一回答完畢,倒是讓蘇白有些驚喜。
随後笑着開口:“關于這些,我覺得各位說的都沒有任何的問題,說的都非常對,但不過都相對來說比較片面。”
“作為一名律師來說的話,最首先需要的就是以上這些的總結,不過我還有幾點需要補充的地方。”
“那就是.…要确定自己對于某方面的訴訟定位。”
“還有就是要确認自己作為一名律師,在庭審上,不要保留主觀的看法。”
“關于這一條,我已經沒有什麼繼續說下去的了。”
“下面咱們進入實際案例當中,進行分析案例。”
蘇白用手指點了點黑闆上的标題。
“為什麼我要說不要陷入自證當中?”
“就比如說舉一個案例吧:你在路邊看到一個老太太,你出于好心扶了她。
她反過來咬你一口說就是你把她推倒的,在沒有監控的情況下,在沒有人能夠證明你清白的情況下,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不要陷入自證當中?因為你自己沒有辦法證明你的清白,所以你要反推.…反推是什麼意思?”
“對方說你推倒了她,那讓對方拿出來證據,你怎麼推倒了她?”
“如果對方不能夠證明的話,那麼就是不是從側面說明了你沒有推倒她,而是她對你的一種誣陷?”
“那麼是不是證明了你的清白?”
“這就是不要陷入自證,因為在自證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說判決的傾向性會陷入不利于你的方面。
你沒有辦法證明你的清白,所以你要把這個案子的傾向性推到對方身上,因為對方誣陷你的那個人才知道你有多麼的無辜。”
“大家能夠明白嗎?”
.….….
大會議室内,衆多學生點頭:“蘇律師,你說的我們能明白,能夠理解,在不能證明自己的清白情況下,不進行自證的話就立于不敗之地。”
“可是我們想知道的話,真的會有這種人嗎?”
“就比如說如果上了庭審,我們明明是做了好事,法官會判我們嗎?這個不可能的吧?”
“我認為也有些不太可能.…畢竟是做了好人好事,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吧。”
“對的.…蘇律師,這個例子舉的特别好,但是不知道會不會在現實裡面出現。”
這個時候,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同學猛地站起身,舉手:
“蘇律師.…但是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了,被對方起訴到法庭上了,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