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突然醒悟,認為自己錯了。
而是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判罰的事實了。
想要減輕自己的處罰,從而進行的賣慘。
她知道自己錯了嗎?
不一定。
但是她肯定後悔沒有好好處理證物。
她不是知道錯了,而是知道自己這輩子完蛋了,想要減輕自己的刑罰,而做出的自保行為而已。
蘇白的法庭陳述也很簡單,四個字,要求嚴懲。
理清思路,蘇白擡頭看向審判台席位。
“審判長,我方法庭陳述如下:”
“對于本案,我方想陳述和确認幾點事實:”
“第一:黃雪梅已經成年,并且有着自主的行為能力,在法律上沒有法律規定,因為其是學生,就要從輕進行減罰。”
“這不符合法律的相關定義。”
“再有一點,黃雪梅是學生,難道朱芸就不是學生嗎?”
“朱芸作為受害人,就應該承擔這些情況嗎?”
“朱芸也很年輕,而且還是高等學府畢業,被知名企業錄取,前途似錦。”
“可是現在經曆了這件事情,站在朱芸的角度而言,是不是更殘忍一些?”
“或者說,從朱芸的角度而言,是不是應該對黃雪梅判決的更重一些?”
“第二:在本案中黃雪梅可以多次停止對于朱芸的侵害。”
“留給黃雪梅考慮的時間很長,但是黃雪梅都沒有任何表示停止犯罪的迹象,并繼續自己的犯罪行為。”
“這已經屬于了謀殺。”
“第三:黃雪梅在作案後,并沒有任何的自首情節和認罪情節。”
“而是在檢方提供了足夠的證據後,在見到自己沒有脫罪的可能性,才主動認罪認罰。”
“從法律來講.…黃雪梅的行為并不能對該案件判定進展産生任何的影響。”
“那麼這種認罪認罰是無效的。”
“她真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嗎?”
“實際上并沒有。”
“隻是她知道自己可能要被判重刑了,所以慌張的進行了認罪認罰。”
“想要從這方面來減輕自己的刑期。”
“從客觀事實和其行為來進行認定,這一點才是黃雪梅的主觀想法。”
“她不是知道錯了,她隻是知道自己脫不了罪了,進行的無奈選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