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第1頁)

  “按照我國法律和過往的現實案例。”

  “在這種罪行之下,無論是主犯還是從犯,無論是由于執法人員的逮捕還是自首,亦或者是拒不認罪和認罪認罰。”

  “都不影響最終的嚴厲判決。”

  “公訴方依舊保持着,認為在本次案件中,被告四人,造成了楊帆和胡雲雲的死亡,是屬于情節特别惡劣的入室搶劫,強迫他人發生關系以及事後殺人案件。”

  “推薦刑期,死刑。”

  “以上就是檢方陳述。”

  “.….”

  在檢方陳述完畢的時候,聽證席位上的王河神情緊繃的看着審判台席位。

  此時的他,格外的留意審判長對于這個案件抱有什麼樣的看法。

  隻是呂鵬輝的臉上沒有太多的情緒流露。

  他聽完檢方的陳述,微微點頭,然後讓王文遠的委托律師吳振開始進行陳述。

  聽到審判長把自己放在倒數第二的陳述位上,吳振心裡已經默歎口氣了。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在休庭前的答辯當中,隻有他在想辦法讓王文遠獲得減免處罰。

  本來應該是被告人委托律師逐個進行法庭陳述的。

  可是這場庭審并沒有。

  而是讓他在檢方陳述完以後,才開始法庭陳述。

  通過這一點.…

  就能看出來,審判長對王文遠這個主犯的看法了。

  也就是說.…

  這場法庭陳述,不管他說什麼,都沒有了任何意義。

  但是,吳振作為王文遠的委托律師。

  雖然說他知道,不管說什麼都沒有了任何的意義,影響不了王文遠的判決。

  可是不能什麼都不說。

  想到這裡,吳振開口:

  “審判長,我知道我方作為本案中的主犯減輕不了什麼太多的刑罰。”

  “可是我仍然想表達一下,之前沒有表達完的。”

  “之前我陳述的楊帆有情緒責任的意思是被告人都是四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在心态上可能趨于一種相對來說比較不成熟的心理,可能受到語言的激怒,就會爆發出自己憤怒的一面。”

  “如果這樣來看,那麼我想可能從被告人的角度來講,屬于情有可原。”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