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2頁)

  心裡的委屈一洩而空,所以導緻了,有現在激動的哭泣。

  注意到張寇在看守所内的表現,等到走出看守所後。

  李雪珍深吸口氣,扭頭看向一旁的蘇白:

  “蘇律師.…這個案子,我總覺得有點不太好。”

  “結局有點不太好。”

  蘇白看向李雪珍:“什麼結局有些不太好?”

  “就是現在的結局.…”

  “張寇作為原有的受害人,原本不用遭受任何的刑事處罰,也不用被判決死緩。”

  “隻要當時傷害張寇母親李素珍的兇手得到法律應有的懲罰,可能現在的結果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張寇作為看着自己母親被害的一名受害者。”

  “現在為了讓傷害自己母親的人受到法律的懲罰受到應有的懲罰,自己還被判了一個死緩。”

  “我覺得這種結果,非常的不好。”

  呼.…

  不得不說,李雪珍從這個角度來進行考慮。

  足以看得出來李雪珍在這方面考量的非常深。

  張寇在整個案件的過程中來講是不是受害人?

  這個答案非常的明顯,張寇明顯就是一名受害人。

  親眼目睹着自己的母親被害,面對當時執法人員的不作為,自己又無能為力隻能被迫的接受自己母親被害。

  而且看着那些犯罪人員仍舊在逍遙法外,而自己沒有任何辦法沒有任何能力的時候,那種無力感是非常的令人絕望的。

  張寇在親自決定進行複仇報複的時候,以上的原因占據了絕大部分的主觀原因。

  如果當初那些犯罪人員不是逍遙法外,而是被逮捕被判刑,還會有今天的一幕嗎?

  張寇還會被判死緩嗎?

  他還需要用自己生命為代價來為自己的母親報仇嗎?!

  不會!

  完全不會!

  所以這一切的原因都是什麼?除了行為人的主觀因素外,行為人的客觀事實外。

  還有着的是,當初的不作為行為,這一點也是造成了現在情況的一個重大的因素。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李雪珍說的沒有錯。

  張寇這個案件,即使最終判決了殺害張寇母親的被告人都得到了應有的法律懲罰,可是對于張寇個人來講,這個結果依舊是非常的不好的。

  隻是.…

  現在所有的事情已經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