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後。
周興禮和李伯康批了兵團會戰的戰略方向。
與此同時,紅巾軍四萬人從巴庫主城出發,直接向德拉肯山脈聚集,但他們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在山脈周邊落位,開始屠殺支持官軍的民衆,以及民間勢力。
為什麼這麼幹?
因為德拉肯地區是山脈,這就意味着滕巴系兵團沒有主城的資源支持,各種生活資源,需要從周邊進行征集和購買。
所以馮磊的第一道建議就是,切斷德拉肯山脈周邊的物資運輸道路!
紅巾軍下手極狠,兩天時間屠殺了近六千人的普通民衆,直接将周邊的生活區清理成了無人區。
這樣一來,滕巴系兵團窩在德拉肯山脈内就變成了一夥孤軍。
與此同時,馮磊率領馮系兵團第一軍,開始向滕巴系的主要防區靠近。
巴庫主城。
李伯康沖着紅巾軍的将領說道:“大戰開始了!我需要你們在德拉肯山脈内做一些事情。”
“沒問題!”對方将領點頭。
……
德拉肯地區,孟玺坐在滕巴的辦公室内,眉頭緊鎖的說道:“物資封鎖都開始了,我們沒得選擇了,是騾子是馬這時候要拉出來溜溜!前沿兵團,必須全面接敵,不能在退了!”
滕巴吸了口雪茄,緩緩說道:“那就開始吧!”
第二六三八章
開啟,終局之戰
滕巴曾承諾過,說要把自己的一些權利交給孟玺使用,而事實也證明這話确實不是敷衍。
滕巴軍的内部會議結束後,滕巴就調動了自己手裡最精銳的一部分部隊,分别是巴庫獨立一旅,獨立二旅,以及曾經的巴庫第一師。
三個作戰單位的兵力加一塊,總共有兩萬五千人左右,因為滕巴系近期丢失了主城,部分部隊得不到兵源補充,所以目前都是處于未滿編的狀态。
除此之外,滕巴還怕三大區來的将領,沒有辦法指揮動野性十足的本土軍官,為此還特意派了自己的參謀長巴布魯,以及參謀部的一些将領,幫忙下達命令,執行戰術目标。
由此可見,滕巴軍打仗确實菜,但人家卻能正視自己的缺點,懂得如何抱大腿,在關鍵時刻也有謙卑的姿态。而單從這一點上來講,滕巴系的上層,還是比三大區很多華人軍閥,要心裡有B數的,起碼在菜的同時,他們不搞内部歧視和鬥争啊。
但華人不一樣,不管是之前的沈系,賀系,馮系,還有周系,甚至是川府,八區,陳系等勢力,他們相互合作的同時,也都存在着一定的菜逼鄙視鍊,經常在合作期間鬧矛盾,相互推诿,甚至互噴。
這種愛鬥的基因,也确實是我們的短闆。
……
孟玺的戰略建議得到滕巴的批準後,兩萬多人的精銳部隊,直接前插,離開了德拉肯山脈區,在距離飓風口二百公裡左右處,進行緊急的防區構建。
這裡是大戰的起點,所以有必要介紹一下德拉肯山脈的基本地形。
首先,德拉肯山脈的面積約有249,000多公頃,換算成公裡數的話,從東北起始,到西南終止,大約覆蓋了近兩千五百公裡。
這個數值是非常誇張且恐怖的,并且德拉肯山脈背後靠着老印度洋,向東北,西南方向移動的話,也會進入到周邊的小山脈,總之地形非常複雜。多山,多大斜坡,經常是一個山剛過,就要面臨一個呈四十五度角的陡坡,所以在軍事上來講,這裡是具備很強的地理優勢的。
當初滕巴軍選擇往這面撤,也就是覺得自己兵藏大山,紅巾軍,馮系,賀系,就暫時拿自己沒辦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