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多年後的今天,他們的故事依然能給我們力量和啟示,教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誘惑與考驗時如何做出自己的選擇。
接下來,我會按照這本書的行文邏輯,結合書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從以下三個角度為你進行詳細的解讀:
第一部分:江姐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世間最大的勇氣并不是無所畏懼,而是雖然恐懼,但仍然不改初心;
第二部分:鄭克昌的惡行警示我們,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兇猛的虎豹,而是蟄伏在我們身邊的毒蛇;
第三部分:從劉思揚和甫志高的不同選擇,我們一起探讨成長環境相同的兩個人,在面對忠誠與背叛的考驗時,為何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
下面,就讓我們開始學習吧。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重點:江姐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世間最大的勇氣并不是無所畏懼,而是雖然恐懼,但仍然不改初心。
《紅岩》這本書的主角是一位名叫「江姐」的女共産黨員,江姐雖然身為柔弱的女性,但她的意志力卻比很多男性都要堅強。可以說,江姐就是紅岩精神的一個具體化身。
江姐出生于四川的一戶農家,她很小的時候,爸爸就死了。她的媽媽靠給人做些針線活,含辛茹苦把江姐拉扯大。七歲那年,媽媽再也忍受不了世間的痛苦,含淚抛下年幼的江姐,投江自殺了。孤苦伶仃的江姐,流落在孤兒院裡,受盡别人的冷眼和欺負。
為了活下去,不到九歲的江姐隻好到工廠裡做童工。假如沒有戰争,也許她會像普通人一樣,安心地在工廠裡工作,然後結婚、生子,過完波瀾不驚的一生。
然而,抗日戰争爆發了,江姐原有的生活軌迹也被徹底打亂。
在親眼目睹了日本人和國民黨的所作所為之後,江姐身上那種川妹子的「小辣椒」特性被徹底激發出來。此後,她走出工廠,走向街頭,成為了一名堅強的戰士,為抗日救亡運動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成為一名優秀的地下工作者。
後來,江姐在地下工作中與一位名叫彭詠梧的青年相識了。彭詠梧是中共重慶市委的領導人之一,同樣也是一位堅強的戰士。這兩位革命青年的愛情,就在敵人的炮火中悄然萌生,并且開花結果。
然而,世間好物不長久,彩雲易散琉璃脆。這對革命夫妻最終沒有等到他們期盼已久的解放。
身為地下黨領導的彭詠梧,被國民黨反動派抓住并殘忍殺害了,反動派還将他的頭顱懸在城門示衆。江姐親眼看到了丈夫的慘死,這讓她頭昏目眩,無力站穩,甚至差點痛哭出聲。
但勇敢的江姐并沒有因此退縮,她強忍着心中巨大的痛苦,主動向組織提出申請,要求上級把她派到丈夫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在那裡,江姐遇到了雙槍老太婆、華為等優秀的同志,并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1948
年,由于被叛徒甫志高出賣,江姐不幸被敵人逮捕,并被關押在歌樂山下的渣滓洞監獄裡。
由于江姐曾經負責過黨的聯絡工作,手中掌握着許多地下黨員的名單和聯絡方式,因此,她自然成為了敵人重點攻克的對象。
集中營的特務們急于從江姐身上打開缺口,好徹底摧毀黨的組織。他們在柔弱的江姐身上,施加了慘無人道的酷刑: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甚至還把尖銳的竹簽狠狠地釘進江姐纖細的手指!
江姐疼嗎?當然疼!為了緩解強烈的疼痛,她用牙齒緊緊咬着被子,最痛苦的時候,她甚至把被子裡的棉花都咬了出來。然而,酷刑并沒有讓她屈服,面對特務的審問,江姐用無畏的聲音大聲說:「上級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級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這些都是我們黨的秘密,你們休想從我口裡得到任何材料!」
那樣的酷刑,我們光是聽就感覺非常恐怖,江姐這樣一個柔弱的女子,又是怎麼挺過來的呢?
其實江姐的心裡肯定也會有恐懼,因為恐懼是潛伏在人性最深處的本能。但是,人世間最大的勇氣,并不是無所畏懼,而是雖然恐懼但仍然不改初心。
受盡酷刑的江姐,不但沒有掉眼淚,反而強忍着痛苦,安慰和鼓勵監獄中的其他同志,對她們說:「在接受考驗的時刻,人的生命,要用來保持黨的純潔。」說完這句話,還用自己甯靜而堅貞的目光,微笑着注視着周圍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