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7頁)

  賈薔奇道:“我聽李婧的意思,會尋人好好訓練他一番,怎夜裡還回來?”

  劉老實道:“他放心不下家裡和孩子,就請了假回來了,他那師父也同意了。薔兒,你不必操心我們,盡放心就是。這裡的宅子也寬敞,也不必為了銀錢煩心,你姐姐的身子也有藥來醫,大見成效了。啥事都好,已經夠了。那王公貴地,我們福薄擔不起,真要去了,還不如在這裡自在。”

  賈薔聞言,輕歎一聲道:“既然如此,那就等以後再說吧。”

  回到後宅,和前庭差不多的繁亂。

  正中壘一砌風竈,竈通高到腰身,前後安置兩口大鍋,都是煮布所用。

  竈台西側備大缸四五口,便謂之染缸。缸壁五顔六色。每口缸上還放一塊木闆,稱擔缸闆。從染缸裡把布撈出後先放在擔缸闆上瀝水。缸後埋一光滑的木樁,控水後的布或線套在木樁上,另用一短木棍插入擰絞去水。

  另有碾布石、卷布軸、晾布架、麻花闆、缸棍子、看缸碗等。

  皆是賈薔前世所學專業中,最原始的染布之法。

  當然,前世他并不曾用這些真切操作過,隻了解了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織染的,因考試要考,所以才記得這般真切。

  如今,卻需要一點點實踐開來,才能将方子摸透。

  還好,他将這些東西都當作制作烤肉秘料的原料,讓人采買了來。

  經過大半月的試驗,終于将前世所學的那十來個染布的方子全部試驗成功。

  其他的倒也罷了,關鍵是對水溫的控制。

  不同的顔色對水溫的敏感不同,在這個沒有溫度計的年代,想準備把控溫度,是需要技巧和手段的,而這,才是真正的秘方。

  即使這座宅子裡的秘密都被人偷了去,隻要不知道溫度點,染出的布依舊狗屁不是。

  站在庭院内自得稍許,賈薔進屋,靜下心來讀了一個半時辰的書後,從東廂的八匹布中,挑選了藍色的一匹,然後裁剪出了六七尺左右,包好,而後出了門。

  ……

  正陽門西側,大理寺中街。

  一座三層高樓立在街邊,寬闊門樓上有一匾額,上書恒生布行。

  作為神京城内最大的八家布行之一,恒生号的分号不僅開遍神京城,也遍布南、北直隸。

  天下膏腴之處,皆可見恒生号的店鋪。

  恒生号東家山東王家,自然是天下聞名的大商巨賈。

  而大理寺中街邊的這座門樓,便是如今恒生布行的總号。

  賈薔同鐵頭、柱子三人一道,在門樓前勒馬。

  仰頭看着高大的門樓,賈薔心中輕呼一口氣,俗話道店大欺客,卻不知這恒生号,到底有沒有點眼力。

  “喲!三位客官,裡面請。”

  早有數位小二上前,待賈薔三人落馬後,近前招呼。

  或讓人去拴馬,或邀客人入内。

  不過,引路小二邊請人,邊解釋道:“不知客官想要些什麼,這裡是我們恒生布行的總号,一般隻接待五十匹以上的入賬買賣。若是客官要的少了也不打緊,往南再走不到二裡,延壽寺街那裡還有一處分号,即便客人隻要三尺窄布,鄙号也包客人滿意。”

  賈薔側眸看了這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夥計一眼,見他面無雜色,暗自點頭。

  任何生意,能做到這個地步,看來都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