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頁)

  他娘趙姨娘花了多少力氣,整夜整夜的在他老子賈政枕頭邊吹風,就是吹賈寶玉不上進,不如他賈環有出息,賈政對賈寶玉的厭惡也的确與日俱增。

  可要是有了這個名義,那還混個屁啊!

  他一個庶子,連一點好處都落不着。

  剛才倒想着舉報一波,可再一想,這種禍事真要發了,别人能逃,可他這個謀逆反賊的弟弟想跑也跑不了哇!

  不能舉報,我好氣哇!!

  不過就當賈環義憤填膺之時,卻感到一雙冷然的眼神看來,他瞪眼看去,就對上了探春那一雙神俊嚴厲的眼睛。

  一瞬間,賈環差點唬飛了魂兒。

  阖家老小,他最怕的不是老爺太太,更不是他娘,而是眼前這個同胞姐姐。

  一時間,什麼惱恨怒火都涼了,低着頭不敢擡起。

  而其他人都沒再接這個話,涉及太深,她們不敢多言。

  史湘雲似也忘了剛才的事,看着賈薔笑道:“薔哥兒,我聽說,現在外面好多人都在罵你。”

  賈薔淡然一笑,沒說什麼,倒是引起了其他的注意,探春好奇問道:“罵什麼?為什麼罵他?”

  史湘雲就将賈薔醉仙樓遇聖駕的傳奇經曆描述了一遍,不過和事實有明顯的出入。

  在衆人各色的眼神中,賈薔用帕子輕輕擦拭了下嘴角,而後淡然說道:“大體是這樣,不過有幾個謬處。第一,我不是當着太上皇的面說的那些話。是我在教訓兩個長随,告訴他們太上皇功勞不下高祖和世祖皇帝,正好被微服出巡的太上皇于隔壁聽了去。先前,我并不知道太上皇會在隔壁。第二,那些話是我真實的想法,我并不是一個自作聰明的人,以我的經曆和閱曆,想當着太上皇的面扯謊,哄騙于他,隻能是自尋死路。所以,外面罵我的人,大多是他們在自以為是,我并不在意。”

  衆人聞言,看賈薔的目光再度發生了變化。

  史湘雲啧啧道:“薔哥兒,你果真認為太上皇多花銀子,到處去逛是對的?”

  盡管如今滿朝大臣多是景初舊臣,是太上皇的老臣,按理說,都該盛贊太上皇。

  可是卻不完全如此,因為太上皇幾次南巡,再加上大興土木,大修宮殿,将國庫掏的精光。

  雖因邊疆無戰事,不擔憂起國難時無軍資,可是官員們的俸祿也發不出啊。

  每年就拿些香料頂賬,也造成了香料泛濫,間接的支援了賈薔的生意……

  當自身利益遭到損傷時,别說是太上皇,就算是高祖世祖皇帝複生,文官們照罵不誤。

  頂多,在私下裡偷偷的罵……

  所以當下世道裡,太上皇奢靡無度,此點有過于國,乃鐵律認知……

  賈薔實在沒興趣和一個才十歲出頭的女孩子讨論國家大事,他看着史湘雲,問道:“史姑姑,你覺得賺錢難麼?”

  史湘雲一看他這姿态就知道賈薔不願伏她,沒好氣道:“我又不是爺們兒,哪裡知道賺錢難不難?”

  賈薔搖頭道:“莫說尋常百姓,就是元平功臣,家裡過的寬裕的,又有幾家?為什麼?就是因為生财太難。如今是太平盛世,尚且如此艱難。太上皇接手的江山,卻是一個被戰争打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他老人家花費了多少心血和精力,力排衆議,頂住了多少罵名才能大興商事,造就了今日的太平盛世?你覺得,是那些蒼蠅一樣嗡嗡叫的清流們懂得國事輕重好壞,還是太上皇他老人家知道?做人,一定要貴有自知之明。”

  不過他說完後,見湘雲面色陡然漲紅,賈薔還是心底一軟,溫聲道:“史姑姑,我并非是在說你,你是閨中女孩子,哪裡能明白這些?我是在說那些明知道這些道理,卻枉作不知,為了他們自身的地位和利益,隻一味的認為奢靡乃君王第一大罪的清流們。

  他們果真是為國為民在發聲?也不盡然吧。

  這等糊塗人,隻顧清談,半點不務實,視真正民生國事和經濟為濁物,卻自诩名流國士,于我看來,其實不過一群無自知之明的蠢貨。

  旁人不說,隻提林姑姑之父,清貴為前科探花郎,如今不也在為國家鹽政出力?

  真正與國有功者,就是腳踏實地操勞國事者,而不是隻會誇誇其談,自以為是的抨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