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聞言,想想平日裡愛吃的那些菜,這會兒卻全無興緻,因此搖了搖頭,道:“不必了,你們去吃吧,我不餓。”
紫鵑苦口婆心道:“姑娘,日子還長,你不吃東西如何是好?好歹,吃一碗碧梗粥也好啊。”
雪雁道:“我去給姑娘取來?”
黛玉回到床榻上,螓首輕輕倚在床帏欄上,道:“不必理我,端來我也不吃,你們自去用就是。”
雪雁還想勸,卻被紫鵑攔住,将她拉去外間,悄聲道:“我瞧姑娘對平日裡的飯沒甚胃口,你去下面,跟小薔二爺要幾個她們吃的肉串兒來。”
雪雁聞言驚呆了,道:“我又不認得……我認得小薔二爺,可她不認得我啊。我不敢……”
紫鵑氣道:“沒見過你這般沒用的,你在這守着,出了問題仔細你的皮!”
說罷,自己朝樓下行去。
……
養心殿上,氣氛凝重,隆安帝目光如冰。
良臣!
此等表字,居然輕賜給一黃口孺子!
古來名臣,以“良臣”為字者何人?
前朝名臣韓世忠!
自趙構起,曆代帝王所列昭勳閣、太廟陪臣中,必有此忠烈良臣。
那黃口孺子,隻是信口開河荒唐言,就能得此表字,何等荒唐!
但是,正是這種荒唐和不成體統,也讓隆安帝看出了太上皇的震怒和決心。
還有,那黃口孺子今日正好出京,還是在太上皇兩度表贊之下,不得不出京……
姑且當做是不得不出京吧,涉及到太上皇,任何可能都要往最嚴重之處想。
韓世忠也不得不出過京,卻是因為他為忠武鄂王鳴不平後,辭官遠去。
難道太上皇已經到了自比嶽武穆的地步了?
不,他是自比徽欽二帝!
念及此,隆安帝愈發遍體生寒……
若太上皇自比宋徽宗,他就是宋高宗,可宋高宗還有一個當天子的哥哥宋欽宗啊……
隆安帝,如今也不是沒有手足兄弟。
此事,根本無法往下細想!
他隻能安慰自己,皇父傳位五載,從無一旨出九華宮,顯然是全權交位。
這等聖恩,千古難尋。
如今這般震怒,也隻是為了謀一身後名罷了,絕不會做出自毀天家根基,動搖社稷的驚天大事來。
念及此,隆安帝打定主意,再忍三年……
眼前國事雖然依舊艱難,但總還能再堅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