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7頁)

  揚州八大鹽商富則富矣,卻皆以能有涪翁先生之筆墨為榮。

  也就讓梅家憑添了幾分清貴之氣。

  馮健正要攜二年輕尚輕的兒子同往梅園賀壽,然而就見長子馮程面帶狂喜之色,與養子馮珂急急而來。

  馮健雖不怎麼理會俗務,卻講究儒家養氣之道,皺眉斥責道:“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馮程忙躬身請罪,然後擡頭激動道:“老爺,江甯堂伯派人送急信來,說新任兩江總督已經到任……”

  馮健聞言簡直莫名其妙,道:“新任督臣來就來了,與你何幹?”

  馮程一滞後,又立即道:“不是這個,關鍵是,天子要廢黜鹽院衙門,巡鹽之責,将由兩江總督衙門統領。從今往後,揚州府再無鹽院衙門了!!”

  馮程如今是揚州府衙兵房經承,掌着兵差、民壯、考武、治安等事。

  若是揚州府沒了高高在上的鹽院衙門,揚州府衙就是最高權力機構。

  如此一來,馮家絕對是水漲船高,聲勢不同了!

  馮珂比他還激動,興奮道:“一個鹽院禦史的親戚,就敢在揚州府吆五喝六的裝大!我倒瞧瞧,從今往後他們還怎麼裝大!昨夜多虧沒聽那狗屁陳大人的話,不然……”

  “住口!”

  馮健厲聲呵斥道:“混賬東西,林大人乃當朝從三品禦史,也是你能談論的?”

  馮珂登時老實下來,馮健又對馮程道:“縱如此,也莫要得意忘形。我馮家能在揚州數十年不衰,眼看着多少鹽商巨富之族起起落落,憑的是什麼?是捧高踩低嗎?”

  馮程冷靜下來,躬身道:“父親大人教訓的是,我馮家憑借的是與人為善,能不與人交惡,就不與人交惡。父親大人還說過,鹽利雖重,可利重亦必多招兇禍。所以馮家雖為揚州望族,卻不可去碰鹽利。”

  話雖如此,馮程眼中還是難以遮掩失望之色。

  讓馮家這樣的本土巨室,眼睜睜看着一群徽商在揚州呼風喚雨,揮金如土,錦衣玉食到難以想象的地步,馮程若是不眼紅,如何可能?

  馮健語重心長道:“取冰之利,已經夠豐厚的了,要那麼多銀錢有何用?若一心去求奢靡,為父保證,那必是取禍之道!!近十年内,死了多少鹽商!”

  馮程頓了頓,輕聲道:“父親,這些年死的鹽商,都是死在鹽院衙門手裡。可是如今鹽院衙門就要取締了,最高監察之權轉回金陵,那麼揚州府就會擔負起監管鹽商的差事,到那時,兵房便是直接負責緝拿私鹽的鹽丁。兒子身為府衙兵房經承,管着這一方……父親大人,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馮家。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啊!”

  馮健在家務事上本就不耐煩,想了想,覺得似乎言之有理,不過他也不會輕易動搖,擺手道:“此事之後再議,現在先去梅園。”

  馮健先一步上了馬車後,其幼子馮佐悄聲問馮程道:“大哥,聽這意思,往後我馮家就要威風起來了?”

  馮程對這個不成器的庶弟不鹹不淡的點了點頭,教訓道:“在外面,不可掉了我馮家的體面。”

  馮佐嘿的一笑,眉眼間滿是跳脫之色,拍着胸口保證道:“大哥你就放心罷,我絕不丢了咱馮家的臉!”

  ……

  揚州城西,梅園。

  今日,原本應當是梅家大喜之日。

  老夫人七十大壽,又逢鹽院衙門裡傳出林如海熬過死劫的喜訊。

  要知道,雖然梅氏女隻是在鹽院衙門裡做妾室,可在林如海三個妾室中,梅姨娘最得寵,甚至幫林如海管着内宅諸事。

  林如海發妻早亡,一直未曾續弦,這梅姨娘就相當于鹽院衙門的女主人。

  梅家豈能不跟着沾光?

  然而,本是雙喜臨門之日,卻意外的蒙上了層别樣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