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10頁)

  這會兒聽聞他居然不務正業,自然心生不喜。

  賈薔聞言卻搖了搖頭,道:“半山公縱身負天下之望,賢德清名四海皆知,但我行事素來問心無愧,怎會畏懼大人?隻是志不在此……”

  “那你志在何方?小小年紀,不好生進學,報效朝廷,心懷安邦之志,莫非隻想一味的貪圖享樂受用?”

  韓彬眉頭越皺越緊,口氣也越來越重。

  林如海依舊面帶微笑的坐在一旁不言,他知道韓彬此人志高心堅,有宰輔之能,遲早會禮絕百僚,眼界之高,等閑朱紫大員亦難入其眼。

  所以,這會兒提點教訓賈薔,并非是壞事。

  賈薔似也明白這一點,因此并未動怒,依舊氣度沉穩平和,微笑道:“大人,不入仕途,不代表不讀書,不進學。隻是,小子非為做官而讀聖賢書。”

  此言一出,韓彬眉頭一動。

  就聽賈薔又道:“小子許是因為出身之故,早早聽聞了許多官場上的腌臜事,雖也知難免,更知那等腐化堕落必須有人來鬥争,以正壓邪。可是,小子卻不想妄自尊大。官場上能人輩出,也輪不到我……”

  “都如你這般想,天下大政誰來操持?!”

  韓彬厲聲喝道。

  賈薔聞言一怔,随即點頭道:“半山公所言甚是,這的确是我的借口,不過,宦海兇險,我确實無心去闖蕩。小子父母早早亡故,需要我繼承香火……”

  韓彬哼了聲,道:“成家立業倒是正道,不過你小小年紀,妾室已經收了兩房,還擔憂無後?若果真無後,那也是天意。”

  賈薔無奈,苦笑道:“半山公,小子雖志向不廣,但也有小志。那就是賺銀子多開些書坊,多賣些書,若有所得,就多建幾處鄉間社學,讓鄉間窮苦百姓家的孩子,能夠啟蒙……當然,此事會很難,用處也未必有多大,卻是晚輩的一點癡心妄想。相比于去官場上和奸臣貪官們勾心鬥角,我更喜歡做些純淨的事。”

  韓彬聞言,終于不再厲聲訓斥了,回頭和林如海對視了眼後,道:“終不過行商賈之事……他也這般同你說的?”

  林如海緩緩颔首,笑道:“若非如此,我也不能點頭……”

  韓彬又看了賈薔一眼,譏諷道:“你且先考取功名再說,大言不慚!你以為想當官就能當得了官?”

  賈薔笑了笑,沒再辯駁什麼。

  沒有功名在身,的确是在這個時代與人交談時的一個短闆。

  就好比在前世,連個初中文憑都沒有一樣。

  林如海微笑道:“好了,今兒也勞累了半天,去罷。”

  賈薔躬身一禮,告辭離去。

  韓彬、林如海都是仕宦數十載的官場老人,為官經驗何其豐富,賈薔三言兩語或許有亮眼之處,但想讓兩個資曆足夠入軍機處為相的大佬向他請教如何理政,那就讓人笑掉大牙了……

  等他走後,韓彬微微颔首道:“這些年也見過不少好苗子,你這侄孫算不錯的。隻可惜,京城風波他牽扯的太深,老夫想,他也是真怕了,才一心遠離官場。不過,以後的事,誰又能說得準?官場上的誓言,都和放屁一樣。如海老弟,兩淮鹽務,我就托付給你了,你身子骨雖還在将養,可精氣神差不多了,幫我看好了。揚州鹽務一年二百萬兩銀子的課稅,且逐年增加中,絕不可出任何差池,京裡陛下那邊不容易。”

  林如海點頭道:“半山公且放心,此吾本分之事。”

  韓彬站起身來,道:“自然是放心的,不過,這幅重擔也不能都讓你扛了去,你且等着,老夫先威懾他們一番,替你壓壓陣腳。來年你回京後,日子勢必艱難,心向新政的幹臣這次大都出了京,明年你回京後,要多多珍重啊!”

  他心裡明白林如海将要面對什麼樣的陣勢和反撲,所以,現在他才不會讓卧病在床的林如海獨自承受這份壓力,而是先去吸引一波仇恨,讓揚州府的鹽商們明白,他才是接下來鹽稅改革,斷送八大鹽商壟斷财權的真正推手!

  想要報仇報冤的,盡管來尋他韓半山就是!

  至于明年林如海回京後所面臨的險惡之勢,就隻能靠林如海自己了……

  京中之惡,怕是百倍于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