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0頁)

  黛玉聞言,雖按照禮教規矩來說,賈薔這番話堪稱大逆不道,是賈家的逆子逆孫,可不知為何,她心裡沒有一絲厭惡感,反而有些豔羨他活的如此自得,如此自如。

  眼見前方就要到了分岔甬道,黛玉頓足,看着賈薔輕聲道:“若果真到了為難時,你可不要嫌麻煩自大,不肯尋我爹爹幫助。你幫了我家許多,我和爹爹都記在心上呢。”

  賈薔呵呵笑道:“一定!”

  二人對視稍許後,一個向南,一個向北,順着抄手遊廊分頭而去。

  一陣寒風卷起幾片泛黃的落葉,起舞在人間……

  ……

  運河之上,一艘客船内。

  梅家二房大老爺,翰林出身的姑蘇知府梅珍與其子梅淮臉色凝重,在梅家父子對面,坐着的則是一裹着厚厚的皮裘,氣色虛白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的身旁,一年輕人擔憂的看着他。

  梅珍見之,歎息一聲道:“未曾想到,君理兄身子骨竟到這個地步,早知如此,就不好驚動你了。”

  梅珍口中的“君理兄”,正是金陵薛家二房的當家人薛明,薛明身旁的年輕人,便為其子薛蝌。

  薛明聞言淡淡一笑,道:“不妨事,公仁兄與我相交多年,如今族裡出了這等事,有我能出力之處,自然義不容辭啊。我隻擔心,我這點薄面,怕讨不得什麼好呀。”

  梅珍聞言,一直緊皺的眉頭又加深了些許,緩緩道:“江南傳聞,賈家良臣公子,白衣幸聖駕,平地起風波,一身攪動京城風雲,山崩地裂。原我隻以為是謠傳,不想這位良臣公子入江南後,甫一露面,就累得梅、馮兩家落難,本是揚州鄉望之族,累世清名,如今卻落了個抄家問罪的下場。此子,着實讓人驚懼。”

  薛明聞言,咳嗽了兩聲後,輕聲道:“公仁兄,此事怕有些謠傳誇大了。他一介白身,哪有這樣大的能為?我在江甯也聽說了些,不過大都在傳,是半山公以這把太上皇打磨出的刀,來剖開江南的内腹,當做他執掌兩江的第一把火。我以為,這個說法還是有道理的。”

  梅珍沉聲道:“君理兄,我何嘗不知背後深意?但若無此子,便是韓彬也不好輕易抄家拿人吧?他在京城,因否定景初末期的執政大政,以悖逆太上皇之罪貶黜江南。梅家、馮家皆是太上皇數次南巡時接過駕的老人,沒有太上皇親自磨出的這把刀,即便他是清名滿天下的半山公,也不敢再度挑釁出手。所以,症結終究是在此子身上。韓半山是以太上皇之矛,來殺太上皇之盾。”

  薛明聞言,仔細想了半晌後,歎息道:“縱然如此,又能如何呢?”

  梅珍道:“君理兄,薛家和賈家乃累世之親,聽聞薛家大房如今就阖家在賈家做客。有此淵源,君理兄你出面,賈家子總不好拒絕。再者,那鹽政林如海是榮國公的東床快婿,賈家姑爺。如今執掌的賈家政公夫人,與薛家大房主母乃胞親姊妹,我和君理兄又有子嗣相約為媒,我那堂妹,還是林如海的妾室……算來算去,大家都是親戚!何必非要趕盡殺絕?

  此次,還要勞煩君理兄幫忙說情一二。我不求梅家全部安然無事,梅家經營鹽業,肯定有不守規矩的子弟。該抓的抓,該流放的流放,該斬首的斬首,梅家絕無二話。但是不是真到了滿門抄斬的地步?我梅家出了涪翁先生,名滿天下,便是太上皇和當今天子都深愛其字,怎麼就不能留下一條文墨翰香?”

  薛明聞言,沉默些許後,幹咳了聲用帕子掩口道:“公仁啊,我盡力而為就是了。”

  ……

第0186章

銀狐

  入夜,鹽院衙門,偏廳。

  賈薔看着兩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一個老實巴交像農人,一個則木讷粗笨似老卒。

  他心裡隐隐有些失望。

  就這,能匹敵齊筠身旁摘星手和鬼見愁這種聽起來就像絕頂高手的人麼?

  再不濟,人家開青樓的孫姨娘還有千手觀音的響亮名号呢。

  這二人,來了就隻簡單的自報了家門後,就再不說話了……

  賈薔自然不可能輕佻的将懷疑和不信任流露表面,他微笑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誰能想到高大叔和商大叔能有如此本領?從今往後,賈薔之安危,就拜托二位大叔了!”

  說罷,賈薔躬身就要拜下。

  不是他自己輕賤,而是從今往後,他要将命托付到這二人手裡,關鍵時候,這二人要用命來保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