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7頁)

  隻是雖一母同胞,不過皇長子寶親王李景性情冷酷,朝野皆懼,在兵部當差,和幾位國公武侯關系都有些微妙。

  而皇五子李暄,卻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此子出了名兒的貪頑,好财貨,好美食,好華服,好古董……是個名聞京城的頑主。

  原本按照隆安帝的脾性,這等逆子合該打死才是。

  隻是一衆兒女裡,唯此幼子年歲最小,一直養在身邊,也是唯一一個敢往他身邊親近的皇子,所以難免偏寵一些。

  因見其好攬财貨,所以才将自甯郡王手裡收回來的内務府交給他,讓他做個署理内務府的皇子大臣,卻沒想到,居然出了差池。

  隆安帝就算再偏疼他,也斷不容這等事發生。

  跪在地上的李暄聞言,唬個半死,滿臉冤屈道:“父皇,兒臣真真是要冤死啊,兒臣就算是撞客了,也不敢貪您的銀子去啊!這内庫餘銀本就不多,過個年又花去那麼多,哪有銀子去進那麼些藥材。如今藥庫裡倒還有些好藥,可那些藥都是給太上皇、皇太後還有父皇、母後并宮中太妃、嫔妃們留的,就這樣都勉強将就,真是多一分都沒有了!”

  隆安帝聞言,臉色有些難看道:“年前才送進庫的銀子呢?”

  李暄手往腰間一伸,居然掏出一個巴掌大小金框玉珠的算盤來,三下五除二的撥了起來,嘴裡還念念有聲道:“父皇,年前揚州遞解進京的财物,古董、地契、門鋪等物不算,那些一時也變現不了,隻說銀子,就一共有四百八十萬兩。因戶部虧空的厲害,父皇一道旨意調過去二百八十萬兩,還餘二百萬兩整。可去歲為救濟山東大旱的災民,父皇掏空了内庫不說,還從皇祖父、皇祖母并尹家、梅家處共借得銀子一百二十萬兩。父皇新得了銀子後,立刻就将欠銀還上。剩下就餘八十萬兩,可過個年,不止宮裡各處要打賞,還要給駐京十二團營也賞銀子和冬衣……七算八算下來,又空了!”

  内務府的進項其實有很多,每年隻戶部撥銀就超過六十萬兩。

  其餘如皇莊、關外金礦、東北鹿茸人參、江甯織造、景德鎮瓷器官窯乃至山海關、廣州海關、即墨海關等關稅銀子,都入内庫。

  可是内務府花銀子的地方更多。

  偌大一座皇城,諸皇室成員且不說,還有宮中嫔妃、宮女、太監、侍衛等,加起來足足破萬人。

  這些人的衣食住行,全靠内務府開銷。

  若是以為隻有人,那就天真了。

  除了那一萬多世間最講究的人外,上驷院内,還有數不清的奇珍異獸,代表各種天命祥瑞的禦獸,又一筆極大的開銷。

  除此之外,還有廣儲司、都虞司、掌儀司、會計司、營造司、慶豐司……

  統共加起來共“七司三院”,皆是為宮裡服務,每一處也都是吞金不眨眼的無底洞。

  那些氣派,那些彰顯天家富貴的禮儀,哪一處不需要打把的銀子去造作?

  都說皇帝富有四海,可曆朝曆代,真正過的富餘的,其實屈指可數。

  隆安帝正頭疼内庫短銀之時,有黃門前來通秉:

  “忠順親王李祐攜賈薔前來觐見。”

  隆安帝聞言眉尖一揚,道了句:“宣。”

  又讓李暄滾起來,站在一邊。

  未幾,就見忠順親王李祐引着一容貌俊秀不俗的少年郎進來。

  二人行君臣大禮拜下,隆安帝先叫起了忠順王,問道:“考封如何了?”

  李祐将考封公文拿出,隆安帝示意皇五子李暄接過手奉上。

  李暄接手後,下意識的低頭看了眼,随即“噗嗤”一聲笑出聲來。

  不過在隆安帝刀子一樣的目光下,趕緊閉嘴,面色古怪的奉上賈薔同學的考封成績單。

  隆安帝接過手後掃了眼,皺眉狠狠瞪了賈薔一眼後,提比在文書上,将騎射十五中零,改成十五中十,步射十五中零,改成十五中十二的及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