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8頁)

  大燕自高祖皇帝以降,就沒一朝早早立太子的。

  皇子在禦書房讀書學習到成年後,就會依照才能,被打發去六部或者内務府當差。

  皇子初封為郡王,生母出身不好的,國公亦有可能。

  在六部觀政,繼而參政,極有才能者,晉郡王、親王。

  最終選出最具才能者,最後封為太子,繼承大統。

  如此一來,就能遴選出最适合的太子,不至于祖宗基業敗壞。

  這種策略不能說不好,但對于皇子,對于龍子龍孫們而言,卻是血淋淋的殘酷!

  哪一朝的皇子們,不是經曆了極其慘烈的奪嫡之争?

  父子親情,手足親情,在天家幾乎是絕迹的情感。

  父子成仇,骨肉相殘,幾乎是常态。

  隆安帝不是一個有婦人之仁的天子,大多時候都很心狠,唯獨在此事上,他卻有着遠比高祖、世祖和太上皇帝更柔軟的心。

  自登基以來,他就想盡辦法,盡量避免五個皇子過早的卷入奪嫡血戰中。

  為此,他早早封了次子李曜為郡王。

  又強按着三子、四子多在上書房讀幾年書,甚至讓五皇子和皇孫們一起念了二年。

  他費盡苦心,沒想到,沒想到!!

  未幾,黃門郎引着巡城禦史劉英入殿,并擡着三隻大箱籠。

  隆安帝看着那三個箱籠,厲聲道:“給朕打開!”

  戴權這個身邊服侍了多年的心腹公公,此刻都覺得心驚膽戰,連忙讓宮人打開箱籠。

  待宮人打開箱籠,隆安帝親自走到跟前,看着裡面的衮冕九旒,衣服九章,面色愈發駭人。

  他伸手一摸,就知道是用上好的内造金絲所織,根本不可能是臨時起意,被人栽贓陷害,心中最後一抹希望也破滅了。

  他深吸一口氣,折身回到禦案後,聲音和冰渣子一樣,看着面色慘白的劉英道:“說,今日事,一絲一毫都不準漏過。不然,蘇武牧羊的地方,還缺個縣令。”

  劉英腦子裡一片空白,跪在地上,将今日事盡可能詳盡的說了遍。

  隆安帝也沒打岔,一直等他絮絮叨叨的說完,方緩緩道:“你是說,那王管事已經自爆了家門,說出了恪勤郡王府,賈薔仍然下了手?”

  隆安帝甚麼人,自記事起,喝口水都在揣摩有沒有人下毒,真真是在陰謀詭計裡泡大的,一點蛛絲馬迹,他都會懷疑起來。

  劉英忙道:“正是如此。”

  隆安帝聞言,瞬間想起了次子李曜側妃白氏,和賈薔、林如海之間的恩怨。

  以及,前些時日,朝野間傳的沸沸揚揚關于林如海在揚州刮地皮的謠言。

  那份謠言,還是他親自出手鎮壓了下去,并警告敲打過李曜的。

  隻是,他不确定,此事會不會被賈薔和林如海得知。

  若是他們知道了,那今日之事,到底是有意還是無意……

  若是有意為之,那……